秸秆还田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在土壤中的淋失研究

被引:3
作者
田路园 [1 ,2 ]
邹雨坤 [2 ,3 ]
李光义 [2 ,3 ]
侯宪文 [2 ,3 ]
赵凤亮 [2 ,3 ]
李勤奋 [2 ,3 ]
机构
[1]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3] 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碳氮比; 淋溶液; 氮素淋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通过室内土柱淋溶试验,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的氮肥比对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不同处理的碳氮比例为15∶1、20∶1、25∶1、30∶1、35∶1、CK。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于氮素的淋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硝态氮共淋出129.57、123.68、103.02、122.59、100.12、96.11 mg,占总氮淋溶量的11.05%、13.68%、10.89%、14.75%、15.15%、22.14%,处理组淋溶损失比例均小于对照组,又以碳氮比例为25∶1的效果最好;铵态氮共淋出21.33、18.61、9.57、12.30、5.59、7.57 mg,占总氮淋溶量的1.82%、2.06%、1.01%、1.48%、0.85%、1.74%,碳氮比例为25∶1和35∶1时淋淋损失比例较小。综合考虑,配施氮肥时以碳氮比例25∶1淋失损失最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207 / 12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李娟 ;
赵秉强 ;
李秀英 ;
Hwat Bing So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1) :144-152
[22]   保水剂对氮肥氨挥发和氮磷钾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 [J].
杜建军 ;
苟春林 ;
崔英德 ;
曲东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1296-1301
[23]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J].
陈中玉 ;
张祖立 ;
白小虎 .
农机化研究, 2007, (05) :194-196
[24]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J].
任仲杰 ;
顾孟迪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1) :2105-2106
[25]   聚丙烯酰胺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研究 [J].
员学锋 ;
汪有科 ;
吴普特 ;
冯浩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99-104
[26]   不同促腐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 [J].
张电学 ;
韩志卿 ;
李东坡 ;
刘微 ;
高书国 ;
侯东军 ;
常连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903-1908
[27]   影响土壤NO3--N淋失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J].
孙志梅 ;
薛世川 ;
彭正萍 ;
马志辉 ;
郝立彬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3) :95-99
[28]   硝态氮的淋洗及其影响因素 [J].
袁新民 ;
王周琼 .
干旱区研究, 2000, (04)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