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64
作者
李明刚 [1 ,2 ]
漆家福 [3 ]
童亨茂 [3 ]
于福生 [3 ]
王乃军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2] 中海油研究总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
[4]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关键词
辽河西部凹陷; 油区构造解析; 断裂构造;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揭示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与油气关系,运用油区构造解析理论对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以沙三段中下部大套泥岩为界,西部凹陷形成了上下叠加的2个断裂系统,主要发育长寿型、早衰型和后生型3种类型断层和张性正断层、走滑断层、走滑正断层和走滑逆断层4类不同性质断层。断裂活动控制了西部凹陷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油气的运聚以及圈闭形成:断陷期是主要的烃源岩形成期,持续沉降有利于烃源岩演化;伸展变形阶段形成的下部断裂系统有利于油气的聚集,走滑变形阶段发育的上部断裂系统有利于油气的运移;构造活动强烈期是圈闭主要形成期,在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早期及东营组沉积晚期形成两期主体圈闭。根据断裂发育特征和演化过程,指出双西隐伏走滑断层带和台安—大洼断层带的海外河以南部分是有利勘探区。图6参17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辽河油田欢喜岭太古界潜山裂缝分形预测研究 [J].
黄飞 ;
刘惠军 ;
张燕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73-76
[12]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地区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与演化 [J].
谷云飞 ;
方世虎 ;
徐怀民 ;
焦翠华 ;
吴兴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6-9
[13]   辽河西部凹陷船舱式油气运聚系统特征初探 [J].
陈振岩 ;
苏晓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1-4
[14]   辽河盆地新生代断裂与油气关系 [J].
陈振岩 ;
陈永成 ;
仇劲涛 ;
丁秀春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5) :407-412
[15]   郯庐断裂走滑活动与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 [J].
李宏伟 ;
许坤 .
地学前缘, 2001, (04) :467-470
[16]   辽河盆地冷家地区陈家逆断层特征与油气分布 [J].
罗群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2) :110-113+169
[17]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层石油地质综合评价 [J].
李琳 ;
任作伟 ;
孙洪斌 .
石油学报, 1999, (06) :9-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