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半干旱区葡萄园生草体系中土壤生物学特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66
作者
惠竹梅
岳泰新
张瑾
程建梅
李华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心
关键词
葡萄园; 行间生草; 土壤生物学特性; 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3.1 [葡萄];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在葡萄园行间生草条件下研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其相关性,阐明土壤生物学指标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方法】在酿酒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测定土壤5种微生物数量、6种土壤酶活性及8个养分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行间生草总体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但高羊茅处理使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降低;行间生草均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园土壤碱解N、全N、速效K含量升高,高羊茅处理使其降低,禾本科牧草高羊茅活化P的作用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速效K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脲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除过氧化氢酶外,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其余酶活性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相关性均不显著,全K与所有生物学特性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pH与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行间生草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肥力,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提高的效应较明显;土壤生物学指标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生物学指标可以反映葡萄园土壤质量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10 / 23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腐植酸肥料对生姜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刘兰兰 ;
史春余 ;
梁太波 ;
于海静 ;
刘凤娟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6136-6141
[2]   自然生草和有机物覆盖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J].
焦蕊 ;
赵同生 ;
贺丽敏 ;
许长新 ;
郝宝峰 ;
于丽辰 .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12) :29-30+48
[3]   秦岭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付刚 ;
刘增文 ;
崔芳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0) :88-94
[4]   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李娟 ;
赵秉强 ;
李秀英 ;
Hwat Bing So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1) :144-152
[5]   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养分与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关系 [J].
徐强 ;
程智慧 ;
孟焕文 ;
张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747-2754
[6]   日光温室种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周慧杰 ;
石磊利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6) :39-41
[7]   沙棘与不同类型植被配置下土壤微生物、养分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J].
马建军 ;
李青丰 ;
张树礼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6) :163-167
[8]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李会科 ;
张广军 ;
赵政阳 ;
李凯荣 .
园艺学报, 2007, (02) :477-480
[9]   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J].
唐玉姝 ;
魏朝富 ;
颜廷梅 ;
杨林章 ;
慈恩 .
土壤, 2007, (02) :157-163
[10]   果—草人工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徐雄 ;
张健 ;
张猛 ;
廖尔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6) :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