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地气温差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异常的相关

被引:11
作者
刘颖
徐祥德
施晓晖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气温差; 降水; 长江中下游; 奇异值分解(SVD);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9.03.009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7~2006年50年的地温、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春季地气温差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线性相关和奇异值分解方法对春季地气温差与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春季地气温差分布与地势大体吻合。在长江中下游为涝年时,青藏高原春季的地气温差偏大,而黄淮流域的春季地气温差偏小,与青藏高原相反。青藏高原春季的地气温差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春季青藏高原地区地气温差较大(小),长江流域的夏季降水会比正常年份偏多(少),青藏高原春季地气温差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河西地区地表感热特征分析 [J].
李振朝 ;
韦志刚 ;
吕世华 ;
符睿 .
高原气象, 2007, (02) :293-299
[2]   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及其与全球热通量的关系 [J].
徐文明 ;
孙照渤 ;
曾刚 ;
邓伟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1) :26-33
[3]   亚非感热异常时空特征及其与我国降水异常的关系 [J].
梁姗姗 ;
钱永甫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620-626
[4]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春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1) :1-13
[5]   地表热通量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 [J].
毕宝贵 ;
刘月巍 ;
李泽椿 .
地理研究, 2005, (05) :681-691
[6]   冬季亚洲大陆的热力差异对亚洲季风活动的影响 [J].
晏红明 ;
杞明辉 ;
肖子牛 ;
陈艳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4) :549-564
[7]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综述 [J].
黄荣辉 .
中国基础科学, 2004, (04) :8-18
[8]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J].
郭其蕴 ;
蔡静宁 ;
邵雪梅 ;
沙万英 .
地理学报, 2003, (04) :569-576
[9]   春季青藏高原感热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影响的初步研究 [J].
柏晶瑜 ;
徐祥德 ;
周玉淑 ;
张雪金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3) :363-368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和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J].
刘晶淼 ;
周秀骥 ;
余锦华 ;
丁裕国 .
气象学报, 2002, (02) :139-14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