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片岩的时空分布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11
作者
顾德林
苏尚国
游振东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蓝片岩相变质; 片岩; 青铝闪石; 变质岩; 高压变质作用; 角闪石; 蓝闪石; 时空分布; 成因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中国蓝片岩主要分布于3个构造位置:环太平洋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大陆内部褶皱带(包括中国陆台北缘蓝片岩带、华中蓝片岩带)。蓝片岩的成因与大陆增生及碰撞有关。中国蓝片岩年龄一般老于大陆碰撞年龄,这暗示着陆-陆碰撞可能是蓝片岩成因及抬升的主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超高压变质岩研究评述 [J].
从柏林 ;
王清晨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24) :2214-2218
[2]   新疆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Dt轨迹及构造演化 [J].
高俊 ;
肖序常 ;
汤耀庆 ;
赵民 ;
王军 .
地质论评, 1994, (06) :544-553
[3]   滇西澜沧变质带的变形序列与变质作用初步研究 [J].
赵靖,钟大赉,王毅 .
地质科学, 1994, (04) :366-372
[4]   牡丹江地区蓝片岩中脉状青铝闪石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叶慧文,张兴洲,周裕文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4, (04) :369-372
[5]   蓝片岩及其有关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新进展 [J].
魏春景 .
地学前缘, 1994, (Z1) :140-144
[6]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 [J].
许志琴 ;
徐惠芬 ;
张建新 ;
李海兵 ;
朱志直 ;
曲景川 ;
陈代璋 ;
陈金禄 ;
杨开春 .
地质学报, 1994, (01) :1-15
[7]   江南造山带东段高压变质蓝片岩及其地质时代研究 [J].
舒良树 ;
周围庆 ;
施央申 ;
殷俊 .
科学通报, 1993, (20) :1879-1882
[8]   南天山库米什蓝片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高俊 ;
肖序常 ;
汤耀庆 ;
赵民 ;
王军 ;
吴汉泉 .
中国区域地质, 1993, (04) :344-347
[9]   中国蓝闪石片岩带的一般特征及其分布 [J].
董申保 .
地质学报, 1989, (03) :273-284
[10]  
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岩石学与构造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索书田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