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鲤几个代表种群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44
作者
常玉梅
孙效文
梁利群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 
[3]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江西三红; 黄河鲤; 黑龙江野鲤;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鲤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和重要的经济价值,无论是天然种群还是养殖品种,年产量远超过其它鱼类。近几十年来,养殖新品种的开发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但是由于盲目的开发利用,许多重要的鲤养殖种类的种质资源遭到破坏。"江西三红"(Cyprinuscarpiovar.xingguonensis、Cyprinuscarpiovar.wuyuanensis、Cyprinuscarpiovar.wananensis)、黄河鲤(Cyprinusycarpiovar.)和黑龙江野鲤(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us)是中国鲤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品种和野生种,在我国鲤鱼遗传育种研究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用第二代分子标记,即微卫星标记(microsatellite)84个,对以上5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鲤进行了全基因组DNA检测。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提高至60℃时,有43对标记引物扩增出清晰的条带,其中有14对在群体间呈现多态性,扩增等位基因位点为2~4个。微卫星座位MFW4,MFW19,MFW23和MFW26在群体内显示了高度的多态性,扩增等位基因位点为7~13个。统计实验结果发现,"江西三红"3个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小,兴国红鲤和荷包红鲤的亲缘关系较近(0.93);属于同一亚种不同地理种群的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0.89)。另外,根据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结果,探讨了这5种鲤的遗传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鲤鱼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
    魏东旺
    楼允东
    孙效文
    沈俊宝
    [J]. 动物学研究, 2001, (03) : 238 - 241
  • [2] 斑马鱼SSLP标记检测鲤鱼种间的遗传多态性
    孙效文
    梁利群
    [J].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02) : 5 - 6+43
  • [3] 转基因红鲤体细胞的核移植(英文)
    赵浩斌
    朱作言
    [J]. 遗传学报, 2002, (05) : 406 - 412
  • [4] 江西三种红鲤起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进展
    楼允东
    孙景春
    [J]. 水产学报, 2001, (06) : 570 - 575
  • [5] 应用RAPD技术分析三种红鲤遗传多样性
    孙景春
    楼允东
    姚纪花
    [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1, (03) : 207 - 212
  • [6] Estimation of average heterozygosity and genetic distance from a small number of individuals. Nei M. Genetics . 1978
  • [7] 鲤鱼的遗传连锁图谱(初报)
    孙效文
    梁利群
    [J].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1) : 1 - 5
  • [8] 鱼类育种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楼允东主编, 1999
  • [9] 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a cichlid fish, the tilapia ( Oreochromis niloticus ). Thomas D K,Woo J L,Halina S,et al. Genetics . 1998
  • [10]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of microsatellite repeat length resulting from a balance between slippage events and point mutations. Kruglyak S,Durrett R T,Schug M D,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