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中南部两次重霾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14
作者
刘晓慧 [1 ]
马翠平 [1 ]
赵玉广 [1 ]
李二杰 [1 ]
李云川 [1 ]
魏军 [2 ]
盛世杰 [3 ]
机构
[1] 河北省环境气象中心
[2]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3] 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
霾; 卫星遥感; 气象条件; 秸秆燃烧; 轨迹分析;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河北省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4.9后向轨迹模式,对2014年10月上旬发生在河北省的2次大范围的重霾天气特征和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重污染天气过程PM2.5地面浓度最大值出现在邢台,为507μg/m3,水平能见度不足1km.均压场的分布和较为平稳的高空形势为2次霾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气象背景.高湿,静小风以及较低的混合层高度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导致这两次重污染天气持续的主要原因.结合卫星火点及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河北南部及周边省份的秸秆燃烧加重了第2次过程的污染,污染气团的输送对区域性重霾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621 / 16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南京市北郊工业区大气能见度消光因子研究 [J].
刘晓慧 ;
朱彬 ;
王红磊 ;
高晋徽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 51 (03) :481-489
[2]   华北黄淮地区冬季雾和霾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 [J].
尹志聪 ;
王会军 ;
郭文利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 45 (05) :649-655
[3]   中国大地形东侧霾空间分布“避风港”效应及其“气候调节”影响下的年代际变异 [J].
徐祥德 ;
王寅钧 ;
赵天良 ;
程兴宏 ;
孟莹莹 ;
丁国安 .
科学通报, 2015, (12) :1132-1145
[4]   淮河下游连续雾-霾及转换成因分析 [J].
刘端阳 ;
濮梅娟 ;
严文莲 ;
谢真珍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7) :1673-1683
[5]   环首都圈霾和雾的长期变化特征与典型个例的近地层输送条件 [J].
吴兑 ;
廖碧婷 ;
吴蒙 ;
陈慧忠 ;
王迎春 ;
廖晓农 ;
古月 ;
张小玲 ;
赵秀娟 ;
权建农 ;
刘伟东 ;
孟金平 ;
孙丹 .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01) :1-11
[6]   长江三角洲地区1980~2009年灰霾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J].
刘晓慧 ;
朱彬 ;
王红磊 ;
张恩红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11) :1929-1936
[7]   1980—2010年中国区域地面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地理分布特征 [J].
程叙耕 ;
何金海 ;
车慧正 ;
赵天良 ;
郑小波 .
中国沙漠, 2013, 33 (06) :1832-1839
[8]  
张秋晨,朱彬,苏继峰,王红磊.南京3类不同大气污染过程下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12(06):1944-1951
[9]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J].
赵普生 ;
徐晓峰 ;
孟伟 ;
董璠 ;
何迪 ;
石庆峰 ;
张小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01) :31-36
[10]  
朱李华,陶俊,陈忠明,赵岳,张仁健,曹军骥.2010年1月北京城区大气消光系数重建及其贡献因子[J].环境科学,2012(0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