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杀菌对乳化肠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艾婷 [1 ]
张顺亮 [1 ]
王守伟 [1 ]
成晓瑜 [1 ]
赵冰 [1 ]
潘晓倩 [1 ]
郝宝瑞 [1 ,2 ]
乔晓玲 [1 ]
陈文华 [1 ]
刘文营 [1 ]
曲超 [1 ]
机构
[1]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肉类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温杀菌; 乳化肠;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1.65 [];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以乳化肠为研究对象,分析中温杀菌与低温、高温杀菌带来的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对80℃低温杀菌、95℃中温杀菌、105℃中温杀菌和121℃高温杀菌的乳化肠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4种热杀菌的乳化肠分别鉴定出39、39、41、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不同的热杀菌方式会导致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发生变化;对中温乳化肠风味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有:己醛、壬醛、1-辛烯-3-醇、2-戊基呋喃和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金华火腿传统工艺过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研究 [J].
章建浩 ;
朱健辉 ;
王莉 ;
周光宏 ;
刘杨岷 ;
王利平 .
食品科学, 2004, (11) :221-226
[2]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提取金华火腿中挥发性风味组分 [J].
田怀香 ;
王璋 ;
许时婴 .
食品与机械, 2007, (02) :18-22
[3]   应用HS-SPME和GC/MS技术检测舍饲合作猪肌肉中的风味物质 [J].
王玉涛 ;
王世锋 ;
刘孟洲 ;
陈国顺 .
核农学报, 2008, (05) :654-660
[4]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金华火腿风味物质条件优化 [J].
徐欢 ;
励建荣 ;
韩晓祥 .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 (03) :128-131
[5]   黑香猪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J].
邹英子 ;
杨俊杰 ;
潘见 .
食品科技, 2012, 37 (07) :124-127
[6]   金华火腿烹调前后风味的变化 [J].
党亚丽 ;
张中建 ;
闫小伟 ;
吴学谦 .
中国食品学报, 2012, (12) :180-184
[7]   黔式腊肉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J].
朱建军 ;
王晓宇 ;
胡萍 ;
邓潺 ;
林莉 .
食品与机械, 2013, 29 (04) :20-23
[8]   清酱肉中关键香气活性化合物的分析 [J].
张顺亮 ;
郝宝瑞 ;
王守伟 ;
成晓瑜 ;
赵冰 ;
潘晓倩 ;
郭爱菊 .
食品科学, 2014, 35 (04) :127-130
[9]  
Flavour formation in meat and meat products: a review[J] . Donald S. Mottram. &nbspFood Chemistry . 1998 (4)
[10]  
Flavour substanc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moke-cured bacon[J] . Yu Ai-Nong,Sun Bao-Guo. &nbspFood Chemistry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