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异常压力分布及成因

被引:12
作者
郝国丽 [1 ,2 ]
柳广弟 [1 ,2 ]
谢增业 [3 ]
杨威 [3 ]
谢武仁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川中--川南地区; 须家河组; 异常压力; 古今地温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异常压力的纵向和平面分布特征研究,结合沉积背景、构造演化和生烃作用等分析了异常高压的成因;并利用剥蚀量、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改进的Lee--Kesler状态方程识别了古今地温差与剥蚀厚度及其与压力系数之间的关系。川中--川南须家河组各储层段压力系数在平面上由西北向南逐渐降低,纵向上呈常压(压力系数0.90~1.1)、高压(压力系数1.1~1.4)及超高压(压力系数>1.4)三段式分布。生烃增压和储层的致密化是本区产生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各气藏古今地温差为35℃~70℃,古今地温差与剥蚀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压力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川中--川南须家河组现今压力分布状态是地层抬升剥蚀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J].
谢武仁 ;
杨威 ;
李熙喆 ;
谢继荣 ;
谢增业 ;
张满郎 ;
金慧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5) :623-629
[2]   中国石油重点勘探领域——地质认识、核心技术、勘探成效及勘探方向 [J].
贾承造 ;
赵政璋 ;
杜金虎 ;
赵文智 ;
邹才能 ;
胡素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4) :385-396
[3]   四川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隆升作用与天然气成藏 [J].
刘树根 ;
孙玮 ;
李智武 ;
邓宾 ;
刘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3) :293-300
[4]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研究 [J].
施振生 ;
杨威 ;
金惠 ;
朱秋影 ;
刘满仓 ;
郭长敏 .
沉积学报, 2008, (02) :211-220
[5]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探讨 [J].
陈义才 ;
郭贵安 ;
蒋裕强 ;
赵俊兴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737-742
[6]   库车坳陷克拉2气藏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J].
孙明亮 ;
柳广弟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18-21+27
[7]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J].
赵强 ;
赵路子 ;
田景春 ;
张翔 ;
张长俊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7, (02) :74-81
[8]   地层抬升剥蚀对油气成藏贡献初探 [J].
田丰华 ;
姜振学 ;
张晓波 ;
夏淑华 .
地质学报, 2007, (02) :277-283
[9]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谷志东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39-1751
[10]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J].
刘埃平 ;
文龙 ;
张闻林 ;
孔令霞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 (04) :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