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糖及其分子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26
作者
黄永春
马月飞
谢清若
黄晓燕
黄映娜
机构
[1] 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关键词
茶多糖; 超声波; 正交试验; 提取; 相对分子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2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超声波强化茶多糖提取的效果及其对茶多糖分子量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茶多糖提取过程中温度、液料比、时间、pH值及超声功率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提取方法的最优条件为:温度60℃,液料比20:1,时间120min,pH值6.0,在最优条件下茶多糖的得率为4.26%;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150W,液料比30:1,时间40min,温度60℃,pH值7.0,在此条件下茶多糖的得率为5.15%。提取得到的茶多糖样品通过GPC测定,传统提取法得到的茶多糖样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6439,而超声波提取得到的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7447。超声波辅助提取可明显提高茶多糖的得率,但同时对茶多糖产生降解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超声波在松仁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J].
刘荣 ;
孙芳 ;
陈秀丽 ;
王振宇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7, (01) :117-120
[2]   富硒绿茶功能成分的超声波提取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王飞飞 ;
余芳 ;
辛志宏 ;
胡秋辉 .
食品科学, 2007, (01) :142-147
[3]   超声波清洗效率探讨 [J].
张宏刚 ;
郭常宁 .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4) :114-114
[4]   氨基葡萄糖和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测定方法 [J].
苏畅 ;
夏文水 ;
姚惠源 .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06) :74-75+77
[5]   茶多糖生物活性与结构的研究进展附视频 [J].
萧伟祥 ;
萧慧 .
中国茶叶, 2002, (01) :14-15
[6]   茶多糖的组分及理化性质 [J].
汪东风,谢晓凤,王世林,郑俊,严俊,严鸿德,王泽农 .
茶叶科学, 1996, (01) :1-8
[7]  
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M].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张惟杰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