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

被引:15
作者
肖桐 [1 ,2 ]
王军邦 [1 ]
陈卓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脆弱性; 三江源; 草地生态系统; NP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三江源区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在目前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现状下,其内部的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退化现象,这种退化过程极大的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本文从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出发,利用IPCC提供的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建立了三江源地区基于NPP的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对其进行了脆弱性等级划分,发现脆弱度等级随平均高程的增加而增高,根据插值得到的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发现中度以上脆弱度主要分布在500mm等降雨量线以西,重度以上脆弱度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雨量线以西,极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350mm等降雨量线以西。可见该区的脆弱度与降雨量有很大关系。湿润指数-30等值线很好的标示了大部分中度以上脆弱度,因此可见在这一区域水热交互作用是影响植物生长的更重要的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遥感-过程耦合模型的1988~2004年青海三江源区净初级生产力模拟 [J].
王军邦 ;
刘纪远 ;
邵全琴 ;
刘荣高 ;
樊江文 ;
陈卓奇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02) :254-269
[2]   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J].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273-283
[3]   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定量评价国内研究综述 [J].
潘护林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9) :30-35
[4]   30年来青海三江源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动态变化 [J].
徐新良 ;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地理研究, 2008, (04) :829-838+974
[5]   GIS支持下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概况 [J].
何云玲 .
农业与技术, 2008, (03) :65-68
[6]   基于潜在植被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定量评价 [J].
於琍 ;
曹明奎 ;
陶波 ;
李克让 ;
董文杰 ;
刘洪滨 ;
刘长友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3) :521-530
[7]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J].
李鹤 ;
张平宇 ;
程叶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8-25
[8]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 [J].
周嘉慧 ;
黄晓霞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 (01) :55-59+71
[9]   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初探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中国沙漠, 2007, (06) :1012-1017
[10]   自然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J].
赵慧霞 ;
吴绍洪 ;
姜鲁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2) :4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