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居民伤害死亡及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13
作者
冯素青
蔡建宁
马志辉
机构
[1] 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伤害死亡;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4 [疾病的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情况,为制订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7-2009年监测点收集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根据ICD-10做疾病分类,输入Death Reg2002、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标化减寿年数、标化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07-2009年居民伤害年均死亡率40.41/10万,居全死因第3位;男女性死亡率分别是59.05/10万和19.5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主要伤害死因不同;交通事故居伤害死因之首,其潜在寿命损失占伤害的59.39%;标化潜在减寿年从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中毒、触电、自杀、溺死、跌落。平均减寿年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溺死、触电、跌落、交通事故、中毒、自杀。结论交通事故对石家庄市居民潜在减寿年影响最大,溺死、触电和跌落多发于低年龄组人群;减少伤害死亡的危险因素,控制伤害死亡的发生势在必行,应针对不同年龄的主要死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男性人群是干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宁波市北仑区2002—2007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J].
肖伟 ;
贺佩 ;
陈坤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23 (12) :44-46
[2]   浏阳市2002-2007年农村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J].
李秋成 ;
陶庆和 ;
黄成 ;
何冶 .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 (07) :875-875
[3]   2004-2005年四川省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J].
何君 ;
张宁梅 ;
高亚礼 ;
王卓 ;
季奎 ;
陈晓芳 ;
王安荣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 (10) :784-786
[4]   2004—2005年河北省城乡居民伤害死亡情况 [J].
栗华 ;
贺宇彤 ;
朱俊卿 ;
侯浚 ;
张敬一 ;
陈志峰 ;
杨雪梅 ;
李光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8, 16 (05) :452-455
[5]   2002-2006年沈阳市沈河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J].
李梅梅 ;
尹月华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01) :12-12
[6]   中国人群1991~2000年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 [J].
杨功焕 ;
周脉耕 ;
黄正京 ;
王黎君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3) :15-20
[7]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 .2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 人民出版社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