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部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的矿物-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15
作者
杨群慧
张富元
林振宏
周怀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大学
[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5] 浙江杭州
[6] 山东青岛
[7] 广东广州
关键词
南海; 矿物-地球化学记录; 沉积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对南海东北部69柱(20°07 10′N,118°49 0′E)沉积物岩心进行碎屑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以孔深165cm为界可划分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沉积和全新世冰后期沉积,这一地层划分结果与根据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分析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末次冰期时自生黄铁矿和硫元素高度富集,钠与铝、镁与铝和钠与钾的比值均较高,重矿物和SiO2含量较高,CaCO3含量较低,反映当时是一种相对闭塞的缺氧环境,气候干寒,化学风化作用较弱,以机械风化作用为主;研究区主要接受粒径较粗的硅质沉积;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可能是造成碳酸盐含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冰后期褐铁矿出现高含量,钠与铝、镁与铝和钠与钾的比值均降低,Al2O3和CaCO3含量增高,反映沉积环境渐变为开放的氧化环境,气候转变为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的湿热气候;研究区以接受较细粒的铝硅酸盐沉积为主,冰消期时还出现了碳酸盐保存高峰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南海东部海域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J].
张富元 ;
章伟艳 ;
杨群慧 .
沉积学报, 2003, (03) :452-460
[2]   沉积矿物学在陆缘海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J].
金秉福 ;
林振宏 ;
杨群慧 ;
季福武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3) :113-118
[3]   南海97-37柱样的主元素特征及其潜在的古环境指示作用 [J].
颜文 ;
古森昌 ;
陈忠 ;
陈木宏 .
热带海洋学报, 2002, (02) :75-83
[4]   NS93-5钻孔沉积物高分辨率过渡金属元素变化及其古海洋记录 [J].
韦刚健 ;
李献华 ;
陈毓蔚 ;
刘颖 ;
陈木宏 .
地球化学, 2001, (05) :450-458
[5]   南海陆坡高速堆积体的物质来源 [J].
邵磊 ;
李献华 ;
韦刚健 ;
刘颖 ;
房殿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828-833
[6]   南海NS93-5柱样的矿物学特征及矿物沉积序列 [J].
颜文 ;
陈忠 ;
王有强 ;
陈木宏 .
矿物学报, 2000, (02) :143-149
[7]   南沙NS90-103钻孔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气候环境信息探讨 [J].
韦刚健 ;
桂训唐 ;
李献华 ;
陈毓蔚 ;
于津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249-255
[8]   南海北部最近37ka以来天然火与气候 [J].
孙湘君 ;
李逊 ;
陈怀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163-168
[9]   南海南部近20万年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关系 [J].
陈木宏 ;
涂霞 ;
郑范 ;
颜文 ;
汤贤赞 ;
陆钧 ;
王保贵 ;
卢苗安 .
科学通报, 2000, (05) :542-548
[10]   长江与黄河现代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及其示踪作用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10) :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