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基座的双层夷平结构及其意义——以粤北坪石盆地第6级河流阶地为例

被引:4
作者
刘昆
高全洲
焦树林
王振刚
佘建伟
丁健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阶地; 风化基座; 双层夷平作用; 坪石盆地;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2.004
中图分类号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武江在坪石段共保留下6级基座阶地。坪石的多级基座阶地是在与粤北金鸡岭夷平面同期发育的准平原基础上,由河流的阶段性下切所形成。本区由于受以掀斜运动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阶地所在的西南岸台地区抬升速率约为0.073m/ka,大于金鸡岭夷平面0.066m/ka的抬升速率,致使武江在坪石段不断向东北方向摆动,沿途形成了多级基座阶地。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尤其是在基座上覆富含有机质的河漫滩相沉积物的"储酸池"效应作用下,阶地基座发生了强烈的化学风化。该风化基座具有双层夷平结构,与我国南方覆盖型岩溶的双层夷平结构在成因上具有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热带气候地貌几个问题的讨论 [J].
黄镇国 ;
张伟强 .
热带地理, 2006, (03) :197-201
[2]   夷平面研究评述 [J].
冯金良 ;
崔之久 ;
朱立平 ;
刘耕年 .
山地学报, 2005, (01) :1-13
[3]   丹霞地貌发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定量测算 [J].
黄进 .
热带地理, 2004, (02) :127-130
[4]   中国丹霞第一瀑——赤水十丈洞成因探讨 [J].
陈建庚 .
贵州科学, 2003, (04) :63-67
[5]   中国南方红土古环境重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J].
冯志刚 ;
王世杰 .
山地学报, 2003, (06) :641-646
[6]   对云南高原环境演化研究的重要性及环境演变的初步认知 [J].
明庆忠 ;
潘玉君 .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04) :361-368
[7]   风化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李德文 ;
崔之久 ;
刘耕年 .
地球学报, 2002, (03) :283-288
[8]   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 [J].
李德文 ;
崔之久 ;
刘耕年 ;
冯金良 ;
曹俊 .
中国岩溶, 2001, (03) :17-22
[9]   湘桂黔滇藏一线覆盖型岩溶地貌特征与岩溶(双层)夷平面 [J].
李德文 ;
崔之久 ;
刘耕年 .
山地学报, 2000, (04) :289-295+385
[10]   雷州半岛南部若干红土剖面的地球化学与成土环境研究 [J].
徐义芳 ;
朱照宇 ;
文高国 ;
梁俊平 ;
罗树文 .
地球化学, 2000, (04) :4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