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烟管菌漆酶合成的营养条件研究
被引:1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剑锋
[
1
]
苏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苏国成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建玲
[
1
]
王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王璋
[
3
]
机构
:
[1]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不详
来源
: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6年
/ 02期
关键词
:
烟管菌;
漆酶;
营养条件;
D O I
:
10.13995/j.cnki.11-1802/ts.2006.02.006
中图分类号
:
TS201.3 [食品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
082203 ;
摘要
:
对筛选到的漆酶高效产生菌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WZFF.W-Y11合成漆酶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烟管菌漆酶属于一种组成型酶,酶活力高,产酶高峰到来早,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过程紧密相关。漆酶合成需要丰富的营养因子,麸皮水解液是重要的成分,葡萄糖-淀粉的复合碳源和氯化铵-豆饼粉的复合氮源以及适量的无机盐有利于漆酶的产生。虽然增加 Fe2+的量明显抑制了漆酶的产生,但 Cu2+却能有效地促进漆酶的合成。在经过优化的培养条件下,酶活力高达1 108 U/mL。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漆酶的性质、功能、催化机理和应用
[J].
王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王国栋
;
陈晓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陈晓亚
.
植物学通报,
2003,
(04)
:469
-475
[2]
铜(Ⅱ)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J].
王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习文
;
詹怀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詹怀宇
;
何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为
.
纸和造纸,
2003,
(04)
:43
-44
[3]
Fe(Ⅱ)对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J].
王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习文
;
詹怀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詹怀宇
.
生物技术,
2003,
(03)
:13
-14
[4]
杂色云芝漆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J].
吴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吴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显峰
;
贾新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贾新成
;
张世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世敏
;
喻子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喻子牛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3,
(02)
:173
-179
[5]
层孔菌产漆酶的摇瓶最适培养条件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从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清心
;
曲音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曲音波
;
高培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培基
.
微生物学通报,
2002,
(03)
:42
-45
[6]
真菌漆酶及其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钞亚鹏
;
钱世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酶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酶室!北京
钱世钧
.
生物工程进展,
2001,
(05)
:23
-28
[7]
粗毛栓菌漆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J].
朱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朱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永芳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5)
:1
-3
[8]
漆酶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平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时雨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1,
(03)
:69
-75
[9]
贝壳状革耳菌在固体及液体培养过程漆酶同工酶的产生研究
[J].
付时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付时雨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惠生
.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1998,
(03)
:32
-37
[10]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
←
1
2
→
共 11 条
[1]
漆酶的性质、功能、催化机理和应用
[J].
王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王国栋
;
陈晓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陈晓亚
.
植物学通报,
2003,
(04)
:469
-475
[2]
铜(Ⅱ)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J].
王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习文
;
詹怀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詹怀宇
;
何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为
.
纸和造纸,
2003,
(04)
:43
-44
[3]
Fe(Ⅱ)对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J].
王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习文
;
詹怀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詹怀宇
.
生物技术,
2003,
(03)
:13
-14
[4]
杂色云芝漆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J].
吴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吴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显峰
;
贾新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贾新成
;
张世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世敏
;
喻子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喻子牛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3,
(02)
:173
-179
[5]
层孔菌产漆酶的摇瓶最适培养条件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从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清心
;
曲音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曲音波
;
高培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培基
.
微生物学通报,
2002,
(03)
:42
-45
[6]
真菌漆酶及其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钞亚鹏
;
钱世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酶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酶室!北京
钱世钧
.
生物工程进展,
2001,
(05)
:23
-28
[7]
粗毛栓菌漆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J].
朱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朱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永芳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5)
:1
-3
[8]
漆酶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平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时雨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1,
(03)
:69
-75
[9]
贝壳状革耳菌在固体及液体培养过程漆酶同工酶的产生研究
[J].
付时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付时雨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惠生
.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1998,
(03)
:32
-37
[10]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