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视野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与运用

被引:21
作者
彭文华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认罪认罚; 从宽处罚; 必减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认罪不要求认识到犯罪的法律性质。认罪的对象是公安司法机关,要求具有客观效果而不要求具有悔罪等主观效果。认罚是实质层面与形式层面的统一,不要求积极退赔。从宽处罚原则上为从轻处罚,但不排除特定情形下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宽处罚不应受特别的幅度限制。认罪认罚从宽应当采取必减原则。认罪认罚从宽处理适用于所有犯罪。认罪认罚必须在刑罚宣告之前,且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愿,才能从宽处罚。认罪与认罚不需要同步。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对象与主体之间:行为人自首坦白与认罪认罚关系探究附视频 [J].
陈其琨 .
学术探索, 2018, (01) :76-81
[2]   认罪认罚从宽:从政策到制度 [J].
卢建平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5 (04) :88-94
[3]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J].
吴宏耀 .
人民检察, 2017, (05) :5-11
[4]   认罪认罚自愿性判断标准及其保障 [J].
孔冠颖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20-30+171
[5]   实体法视野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 [J].
谭世贵 ;
陶永强 .
人民法治, 2017, (01) :16-19
[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范围的厘清 [J].
刘广三 ;
李艳霞 .
人民法治, 2017, (01) :20-24
[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J].
陈光中 .
法律适用, 2016, (11) :9-13
[8]   认罪认罚从宽必须把握两个关键点 [J].
彭东昱 .
中国人大, 2016, (18) :43-44
[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几个问题 [J].
朱孝清 .
法治研究, 2016, (05) :35-44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J].
陈光中 ;
马康 .
法学, 2016, (08)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