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祁漫塔格早奥陶世岛弧:中基性火成岩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及年代学证据

被引:74
作者
崔美慧 [1 ]
孟繁聪 [1 ]
吴祥珂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地球化学; Sm-Nd同位素; 锆石U-Pb定年; 中基性火成岩; 鸭子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祁漫塔格山西段鸭子泉祁漫塔格群中发育有中基性火成岩,岩石类型主要为角闪辉长岩、闪长岩、玄武岩及安山岩。其主要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为:(1)基性岩样品的SiO2含量为47.93%~50.54%,MgO为3.40%~6.24%,全铁FeOT为11.24%~14.10%,主要为拉斑玄武岩系列;中性岩样品的SiO2含量为51.5%~59.59%,MgO为2.05~6.42%,全铁FeOT含量为5.65%~9.38%,属于拉斑-钙碱性系列岩石组合;(2)基性及中性火成岩稀土配分型式均为LREE富集的右倾型,(La/Yb)N为1.44~11.69;(3)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Th、U,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P、Zr、Ti等,Nb为明显的负异常,而Ta显示弱负异常;(4)εNd(t=480Ma)介于+1.1~+7.9之间,表明该中基性火成岩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过俯冲地壳物质的混染。上述特征说明鸭子泉中基性火成岩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对闪长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U-Pb同位素分析,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80±3Ma,代表了闪长岩的形成时间,这表明在早奥陶世祁漫塔格洋已经存在并开始俯冲,形成鸭子泉岛弧火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3365 / 337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31]   东昆仑布青山蛇绿混杂岩中发现奥陶纪疑源类 [J].
边千韬 ;
尹磊明 ;
孙淑芬 ;
罗小全 ;
I. Pospelov ;
O. Astrakhahtsev ;
N. Chamov .
科学通报, 2001, (02) :167-171
[32]   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群火山岩建造成因初析 [J].
杨金中 ;
沈远超 ;
刘铁兵 .
新疆地质, 2000, (02) :105-112
[33]   中昆仑北部地区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 [J].
王岳军 ;
沈远超 ;
林舸 .
地层学杂志, 2000, (01) :55-59
[34]   东昆仑铁石达斯群发现放射虫动物群 [J].
李曰俊 ;
贾承造 ;
郝杰 ;
王招明 ;
郑多明 ;
彭更新 .
科学通报, 2000, (02) :205-208
[35]   阿尼玛卿山早古生代和早石炭-早二叠世蛇绿岩的发现 [J].
边千韬 ;
罗小全 ;
李红生 ;
陈海泓 ;
赵大升 ;
李涤徽 .
地质科学, 1999, (04) :523-524
[36]   中昆仑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J].
王岳军 ;
沈远超 ;
林舸 ;
谢宏远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9, (03) :210-221
[37]   造山带火成岩地球化学研究 [J].
张旗 ;
钱青 ;
王焰 .
地学前缘, 1999, (03) :113-120
[38]   新疆东昆仑鸭子泉蛇绿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杨金中 ;
沈远超 ;
李光明 ;
刘铁兵 ;
曾庆栋 .
现代地质, 1999, (03) :309-314
[39]   东昆仑造山带不同蛇绿岩带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J].
朱云海 ;
张克信 ;
陈能松 ;
王国灿 ;
侯光久 .
地球科学, 1999, (02) :26-30
[40]   中央造山带的演化及其特点 [J].
殷鸿福 ;
张克信 .
地球科学, 1998, (05) :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