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自由大气CO浓度升高对夏大豆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郝兴宇
[1
,2
]
林而达
[2
]
杨锦忠
[1
,3
]
居辉
[2
]
马占云
[2
]
韩雪
[2
]
王贺然
[2
]
杨万深
[4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3] 青岛农业大学
[4]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夏大豆;
CO2浓度升高;
FACE;
气候变化;
生物量;
生长;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PCC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大气CO2浓度将比目前的浓度增加50%。CO2浓度升高将影响大豆的生长及产量。有关大气CO2浓度对大豆影响的研究大多在温室或开顶式气室中进行的,利用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系统对大豆生长发育受CO2浓度升高影响的试验首次在中国进行,FACE圈中心的CO2浓度维持在(550±60)μmol·mol-1,对照浓度(389±40)μmo·lmol-1。这是继美国SoyFACE之后世界第二个利用FACE系统对大豆生长发育进行的研究,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提高了两个大豆品种全生育期的叶、茎、荚重及地上部分总重,收获后地上部分总干重平均提高52.30%;大豆叶面积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存在品种差异,中黄35促进叶面积增加而中黄13抑制叶面积的增加。CO2浓度升高使鼓粒期大豆比叶重增加,中黄35比叶重增加23.08%到达显著水平。CO2浓度升高使大豆节数、分枝数、茎粗提高,特别是茎粗收获期中黄35增加7.18%,中黄13增加26.33%,均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气CO2浓度升高使两个品种产量平均增加30.93%,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CO2浓度升高提高了大豆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各器官占地上部分重量的比例影响不明显,对大豆收获指数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的影响品种差异明显。结论与美国SoyFACE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FACE系统下大豆生物量、产量都较对照增高,但变化幅度较SoyFACE的结果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595 / 460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