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北秦岭松树沟接触变质岩的形成温度研究
被引:3
作者
:
孙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孙卫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永飞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李曙光
孙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孙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国伟
机构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来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1997年
/ 01期
关键词
:
氧同位素,阳离子配分,地质测温,接触变质,北秦岭;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97.2 [];
学科分类号
:
070902 ;
摘要
:
本文应用氧同位素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测定了北秦岭松树沟阿尔卑斯型超镁铁岩体接触变质带内角闪岩和及其原岩秦岭群斜长角闪片岩的形成温度.角闪岩的角闪石-石榴子石Fe-Mg配分温度计给出不同期次形成温度分别是:早期815~855℃,主期700~770℃.矿物对氧同位素地质测温结果得到,角闪岩的主期变质温度为745~770℃,与其电子探针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斜长角闪片岩为500~605℃,代表了秦岭群区域变质温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东秦岭商南松树沟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J].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刘良
;
周鼎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周鼎武
.
科学通报,
1994,
(17)
:1599
-1601
[2]
一个距今10亿年侵位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体:北秦岭晚元古代板块构造体制的证据
[J].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合肥,合肥,西安,北京
李曙光
;
陈移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合肥,合肥,西安,北京
陈移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国伟
;
张宗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合肥,合肥,西安,北京
张宗清
.
地质论评,
1991,
(03)
:235
-242
[3]
由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Fe3+和Fe2+
[J].
郑巧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冶金部地质研究所
郑巧荣
.
矿物学报,
1983,
(01)
:55
-62
[4]
秦岭造山带主要变质岩群及变质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刘国惠等著, 1993
←
1
→
共 4 条
[1]
东秦岭商南松树沟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J].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刘良
;
周鼎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周鼎武
.
科学通报,
1994,
(17)
:1599
-1601
[2]
一个距今10亿年侵位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体:北秦岭晚元古代板块构造体制的证据
[J].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合肥,合肥,西安,北京
李曙光
;
陈移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合肥,合肥,西安,北京
陈移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国伟
;
张宗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系,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合肥,合肥,西安,北京
张宗清
.
地质论评,
1991,
(03)
:235
-242
[3]
由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Fe3+和Fe2+
[J].
郑巧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冶金部地质研究所
郑巧荣
.
矿物学报,
1983,
(01)
:55
-62
[4]
秦岭造山带主要变质岩群及变质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刘国惠等著, 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