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不善合”:兼论生活世界里的农民合作问题

被引:4
作者
李义波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民不善合; 农民合作; 生活世界; 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注重"结构"的分析视角是当前农民合作研究中的一种普遍倾向,由此形成了一种"农民不善合"的社会认知,导致了对"农民不善合"经典论点的误读,以及对于合作和农民概念的结构性理解。"结构"方法论的缺陷在于它未能深入农民合作的生活世界,忽略了农民的个体性差异和合作的情景差异。生活世界是具体的、现实的和实践的,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从生活世界的角度探讨农民合作问题,是对结构方法论缺陷的弥补。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真与善的两失: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困境检讨 [J].
沈云都 ;
董云川 .
学术探索, 2009, (06) :20-24
[3]   中国农民合作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合作的定义与分类 [J].
邱梦华 .
调研世界, 2008, (08) :21-25
[4]   农民合作的想象与现实 [J].
申端锋 .
读书, 2007, (09) :23-31
[5]   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述评 [J].
吴洪成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2) :13-17
[6]   合作与中国农民合作 [J].
宋圭武 .
调研世界, 2005, (02) :16-18
[7]   漫议乡间合作发生的文化条件 [J].
张鸣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5) :35-37
[8]   生活世界·交往行动·人 [J].
陈咸瑜 .
理论探讨 , 2004, (04) :35-38
[9]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J].
童世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23-32
[10]   中国农民何以“不善合”? [J].
吴思 .
读书, 2001, (10)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