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位预测的花生过敏原Ara h6免疫交叉反应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朱盼 [1 ,2 ]
陈红兵 [1 ,2 ]
胡纯秋 [1 ,2 ]
李欣 [1 ,2 ]
罗春萍 [1 ,2 ,3 ]
机构
[1]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3]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Arah6; 花生过敏; 表位; 交叉反应;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 [医学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为了探讨花生过敏原Arah6与其他同源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通过各种生物信息数据库(Genbank,DiscoTope)以及网络工具及软件(BLAST,NPS@和Protean,Clustalx,PyMOL),开展基于表位预测的Arah6交叉免疫反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肽段AA10~15、45~48、53~60、116~118区域可能是Arah6的线性表位优势区域;Arah6的构象型表位优势区有4个,它们存在的区域为AA1~13、35~51、53~59、89~105;基于线性表位预测的15种蛋白质与Arah6可能具有交叉反应性,其中4种(Arai6,conglutin,Arad6和conglutin8)发生交叉反应的概率为100%;基于构象型表位预测的17种蛋白质与Arah6可能具有交叉反应性,其中4种(Arai6,conglutin,Arad6和conglutin8)发生交叉反应的概率为100%。本结果对进一步了解Arah6的过敏性以及指导开展食品中Arah6的免疫学检测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DNAStar软件在动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J].
黎明 ;
于天飞 .
高师理科学刊, 2010, 30 (03) :61-63
[2]   HrpNEa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J].
任秀艳 ;
高永闯 ;
李美茹 ;
李娟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5) :2254-2256
[3]   Ⅰ型与Ⅱ型IBDV前体多聚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与比较 [J].
肖治军 ;
张改平 ;
乔松林 ;
赵东 ;
李学伍 ;
邓瑞广 ;
杨艳艳 ;
邢广旭 ;
郅玉宝 ;
杨继飞 ;
柴书军 .
中国家禽, 2009, 31 (21) :22-24+28
[4]   花生交叉过敏反应的研究进展 [J].
罗春萍 ;
高金燕 ;
胡纯秋 ;
陈红兵 .
食品科学 , 2009, (21) :384-388
[5]   抗原表位预测的免疫信息学方法研究进展 [J].
黄艳新 ;
鲍永利 ;
李玉新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 (09) :857-861
[7]   人白细胞介素-33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J].
李明才 ;
柳晓金 ;
苏绍波 .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 (01) :1-3
[8]   蛋白质抗原表位研究进展 [J].
李海侠 ;
毛旭虎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 (01) :54-58
[9]   基于SWISS-MODEL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建模 [J].
谌容 ;
陈敏 ;
杨春贤 ;
廖志华 .
生命的化学, 2006, (01) :54-56
[10]   SARS病毒基因组所编码的E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表位预测 [J].
吕燕波 ;
万瑛 ;
吴玉章 .
免疫学杂志, 2003, (06) :4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