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糯玉米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 II.氮素积累动态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7
作者
卢艳丽
陆卫平
刘萍
王继丰
刘小兵
陆大雷
苏辉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糯玉米; 氮素积累; 基因型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解糯玉米氮素积累进程的变化规律,阐明不同生育时期氮素积累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分析了31个糯玉米品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四叶期、拔节期、大口期(12叶期)、开花(吐丝)期、鲜穗采收期和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结果表明,植株氮素含量随生育进程逐渐下降,植株氮素积累量随生育进程的增加呈不对称的S型曲线变化,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的氮素含量和积累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鲜穗高产品种主要在大口至开花阶段增加了吸氮量;而鲜子粒及成熟子粒高产品种主要在大口至开花,其次在开花至鲜穗采收阶段增加了吸氮量。通径分析表明,氮素积累过程主要影响氮素积累总量的高低,而对氮素利用效率影响较小。氮素积累过程S型曲线的Richards方程特征参数品种间差异显著。最大积累速率大、活跃积累期长、快增期的积累速率大和持续时间长对提高品种的氮素吸收总量有利。属于高产、氮素吸收量大、氮素利用效率高的基因型有6个品种,其大口至开花及开花至鲜穗采收阶段的吸氮量平均值分别为1.136和0.554 g/plant,比其它品种分别高24.3%和37.8%;最大积累速率和快增期的积累速率分别为0.068和0.059 g/(d.plant),比其它品种分别高15.8%和15.9%。活跃积累期和快增期的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63.4和29.5 d,比其它品种分别延长了1.9和0.9d。
引用
收藏
页码:610 / 6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基因型糯玉米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 Ⅰ.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 [J].
卢艳丽 ;
陆卫平 ;
王继丰 ;
刘萍 ;
刘小兵 ;
陆大雷 ;
苏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3) :321-326
[2]   糯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发展前景 [J].
李艳茹 ;
吉士东 ;
郑大浩 .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3, (02) :145-148
[3]   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夏玉米养分累积动态研究 [J].
宋海星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4) :399-403
[4]   不同水稻材料籽粒灌浆特性的分析 [J].
顾世梁 ;
朱庆森 ;
杨建昌 ;
彭少兵 .
作物学报, 2001, (01) :7-14
[5]   不同氮磷钾用量下春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与养分吸收模式研究 [J].
何萍 ;
金继运 ;
林葆 ;
王秀芳 ;
张宽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2) :123-130
[6]   不同产量类型春玉米养分吸收特点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 [J].
张颖 .
玉米科学, 1997, (03) :70-72
[7]   春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分配 [J].
王海生,吴晓明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5) :538-542
[8]   春玉米需氮规律的研究 [J].
刘景辉,刘克礼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4, (03) :12-18
[9]   夏玉米氮、磷、钾积累和分配态势研究 [J].
佟屏亚 ;
凌碧莹 ;
不详 .
玉米科学 , 1994, (02) :65-69
[10]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J].
朱庆森 ;
曹显祖 ;
骆亦其 .
作物学报, 1988, (03) :18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