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探讨——基于公民信息保护整体框架

被引:17
作者
裴炜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正当目的; 比例原则; 可控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刑事诉讼中涉及大量不同类型的公民信息,传统规则主要关注隐私信息和通信信息保护,并已形成各自的保护框架。而对于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建设,需要在综合考量已有公民信息保护体系的基础之上,在静态层面明确个人信息与隐私信息、通信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动态层面关注信息类型间的相互转换,以正当目的为逻辑起点,以比例原则为核心原则,同时匹配信息公正机制和影响评估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本权利保护范围的界定 [J].
王锴 .
法学研究, 2020, 42 (05) :105-121
[2]   作为刑事诉讼权利的个人信息权 [J].
郑曦 .
政法论坛, 2020, 38 (05) :133-144
[3]   论刑事数字辩护:以有效辩护为视角 [J].
裴炜 .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 4 (04) :124-142
[4]   调取查阅通话(讯)记录中的基本权利保护 [J].
王锴 .
政治与法律, 2020, (08) :107-119
[5]   刑事司法中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 [J].
程雷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 (01) :104-113
[6]   论必要性原则的客观化 [J].
刘权 .
中国法学, 2016, (05) :178-195
[7]   执中行权的宪法比例原则 兼与美国多元审查基准比较 [J].
杨登杰 .
中外法学, 2015, 27 (02) :36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