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羊草草原生长季内产量生态模拟及信息参数应用(英文)

被引:3
作者
多立安
赵树兰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羊草草原; 生物量; 生物量垂直空间格局; 模型; 产量生态; 信息参数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中国北方羊草草原生物量动态、生物量垂直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等主要产量生态数量特征的模拟与内在相关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生长规律呈“单峰”型 ,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 8月 5日 ,其值为1 97.3g· m- 2 干物质 ,而后下降 ;在达到峰值前 ,符合 logistic模型 ,进一步分析模型有关特征值获得了草地有效管理期为返青后的第 73天到第 1 1 9天等十分重要的产量生态信息参数。生长季内地上生物量动态与前一个月的平均气温 ( R=0 .82 87)和积累降雨量 ( R=0 .8932 )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这是实施科学水肥管理的重要参数 ;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绝对增长速率 ( AGR)出现在 6月 2 0日至 7月 5日 ,平均为 3.35 33g· m- 2 · d- 1干物质 ;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相对增长速率( RGR)出现在 5月 2 0日至 6月 5日 ,平均为 0 .0 6 6 2 g· g- 1· d- 1干物质 ;在生长后期绝对增长速率和相对增长速率均出现负值 ,这表明地上部生物量的生长效率在生长初期最高。地上生物量垂直空间格局由下向上呈幂函数变化 ,其模型为 :Bn=a Xb,其中 93%的产量集中在 4 0 cm以下 ,这对不同的家畜的选择利用与刈割利用提供了依据 ;不同种群对草原牧草产量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羊草种群对草原牧草产量形成的正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矮嵩草光合作用与环境因素关系的比较研究 [J].
卢存福,贲桂英,韩发,师生波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1) :72-78
[12]  
Production ecology of British moors and montance grassland. Heal O W and Perkins D F. Springer-Verlag . 1978
[13]   星星草群落地上生产结构、现存量季节动态和净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J].
张春和,李建东 .
草业学报, 1995, (01) :36-43
[14]  
Underground biomass of three typical grass stands growing on areas deforested by air-pollution. Fiala K. Ekologia Bratislava . 1990
[15]   假苇拂子茅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朱志诚,贾东林 .
生态学报, 1996, (01) :40-49
[16]  
Fennos candia tundra ecosystem. Wielgolaski F E. Part 1 plants and microoganisms, Springer-Verlag . 1975
[17]   松嫩草原碱化草地角碱蓬群落水分生态的研究 [J].
王仁忠,李建东,高琼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5)
[18]   青海海北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能量分配 [J].
王启基 ;
王文颖 ;
邓自发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3) :31-34+36-39
[19]  
Biomass structure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protected and grazed grasslands of khammam. Sarma K V. Herbage Abstracts . 1990
[20]  
Root productivity and turnover in native prairie. Roger C D and Clair L K. Ecology .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