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羊草草原生长季内产量生态模拟及信息参数应用(英文)

被引:3
作者
多立安
赵树兰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羊草草原; 生物量; 生物量垂直空间格局; 模型; 产量生态; 信息参数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中国北方羊草草原生物量动态、生物量垂直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等主要产量生态数量特征的模拟与内在相关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生长规律呈“单峰”型 ,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 8月 5日 ,其值为1 97.3g· m- 2 干物质 ,而后下降 ;在达到峰值前 ,符合 logistic模型 ,进一步分析模型有关特征值获得了草地有效管理期为返青后的第 73天到第 1 1 9天等十分重要的产量生态信息参数。生长季内地上生物量动态与前一个月的平均气温 ( R=0 .82 87)和积累降雨量 ( R=0 .8932 )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这是实施科学水肥管理的重要参数 ;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绝对增长速率 ( AGR)出现在 6月 2 0日至 7月 5日 ,平均为 3.35 33g· m- 2 · d- 1干物质 ;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相对增长速率( RGR)出现在 5月 2 0日至 6月 5日 ,平均为 0 .0 6 6 2 g· g- 1· d- 1干物质 ;在生长后期绝对增长速率和相对增长速率均出现负值 ,这表明地上部生物量的生长效率在生长初期最高。地上生物量垂直空间格局由下向上呈幂函数变化 ,其模型为 :Bn=a Xb,其中 93%的产量集中在 4 0 cm以下 ,这对不同的家畜的选择利用与刈割利用提供了依据 ;不同种群对草原牧草产量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羊草种群对草原牧草产量形成的正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Ecology of a grazing ecosystem: the Serengeti. McNaughton,SJ. Ecological Monographs . 1985
[22]   天祝高寒珠芽蓼草甸初级生产力的研究Ⅰ.生物量动态及光能转化率 [J].
胡自治 ;
孙吉雄 ;
张映生 ;
徐长林 ;
张自和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88, (02) :45-55
[23]   干旱气候对大针茅草原的群落结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 [J].
王义凤 ;
姜恕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4) :333-338
[24]   陕北黄土高原黄背草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朱志诚 ;
贾东林 .
生态学报, 1991, (02)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