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稳产性配合力初步研究

被引:19
作者
蒋开锋
郑家奎
曾德初
况浩池
谢戎
曾宪平
邵启明
吴凡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处!成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西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稳产性; 配合力; AMMI模型;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8.03.002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多点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在AMMI模型分析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稳产性的配合力及其与丰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丰产性及其亲本的配合力均与试点存在交互作用,材料间稳定性差异较大;稳产性与丰产性间相关不显著;杂交稻F1的稳产性同时受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且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但均不可忽视。选育稳产性好的杂交稻组合,至少应有一个稳产性配合力高的亲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偏高秆偏大穗粳爪交组合的选育路线、高产生理基础及其栽培体系 [J].
杨振玉 ;
张忠旭 ;
高勇 ;
魏耀林 ;
赵迎春 ;
李任华 ;
王象坤 .
杂交水稻, 1996, (06) :7-9
[2]   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协作选配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Ⅱ.数量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的分析 [J].
彭俊华,曾德初,龙太康,刘明,吴凡,邵启明,吴元奇 .
西南农业学报, 1996, (03) :12-21
[3]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J].
杨振玉 ;
高勇 ;
赵迎春 ;
魏耀林 ;
华泽田 ;
张忠旭 ;
高日玲 .
作物学报, 1996, (04) :422-429
[4]  
籼型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和播期互作[J]. 谢戎,邓锡洪,王贵雄,吴丽君,罗光才,李道荣.西南农业学报. 1995(S1)
[5]   用丰、稳指数法综合评定水稻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J].
李国璋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03) :406-413
[6]   对亚种间杂交水稻广亲和系选育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 [J].
顾铭洪 .
杂交水稻, 1994, (Z1) :34-37
[7]   杂交水稻基因型与主要性状稳定性研究 [J].
谢戎 ;
邓锡洪 ;
罗光才 ;
赵甘林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5) :457-461
[8]   杂交水稻新组合区域试验中产量稳定性探讨 [J].
谭震波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1) :71-74
[9]   品种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J].
刘大群 ;
王恒立 .
作物学报, 1988, (04) :290-295
[10]   中籼稻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J].
仲维功 ;
查元渊 .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01)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