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域的山区景观格局分析和分区研究——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

被引:17
作者
曹瑞娜 [1 ]
齐伟 [1 ]
李乐 [2 ]
蒋文惠 [1 ]
曹向生 [3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
[3]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胶东半岛; 栖霞市; 流域; 景观指数; 生态结构; 空间分异;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本文以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山区的栖霞市为例,在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流域提取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各流域内的景观指数,并通过聚类分析对整个栖霞市的山区景观进行分区。首先解译2010年Thematic Mapper(TM)遥感影像数据,获得栖霞市景观格局图,以1︰25 000地形图为基础数据源,建立DEM模型,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划分为300个子流域。然后根据常用景观格局指数所反映的生态学意义和景观特征信息,并结合研究区内的具体景观结构,选择边缘密度(ED)、多样性指数(SDI)、斑块大小变异系数(PSCOV)、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D)和核心区密度(CAD)5个景观指数,并结合各流域的平均高程与空间分布对每一个子流域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探讨各子流域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观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为:ED值和CAD值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垂直分异特征明显;SDI值呈现出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步减少的趋势;PSCOV值随海拔的增加呈现出类似倒"U"形曲线;AWMPFD值不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最后将这5个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利用流域主体景观类型对栖霞市进行景观格局分区,各土地利用类型被划分为3个景观生态类型区。研究结果为:一类区面积最小(10.14%),该区域是农作物种植的稳定农业区,景观结构和规模都很稳定,需要继续保护;二类区面积最大(50.93%),各种景观类型呈现空间交错分布,斑块形状复杂,属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过渡区域,需要加强该区域的土地规划和产业合理布局;三类区面积较大(35.92%),主要集中在中高海拔区域,林地和草坡地居多,开垦难度较大。分区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景观生态结构的显著特征与空间分异状况,对栖霞市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59 / 8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胶东山区景观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 [J].
宋萍 ;
齐伟 ;
徐柏琪 ;
李哲 ;
路超 ;
张圣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03) :386-392
[2]   空间粒度变化对沂蒙山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 [J].
张玲玲 ;
史云飞 ;
刘玉华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2) :459-464
[3]  
二维与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在山区县域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J]. 路超,齐伟,李乐,孙瑶,秦天天,王娜娜.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4]   地形因子对喀斯特高原山区潜在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分析 [J].
张盼盼 ;
胡远满 ;
肖笃宁 ;
李秀珍 ;
殷洁 .
土壤通报, 2010, 41 (06) :1305-1310
[5]   2D与3D景观指数测定山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对比分析 [J].
张志明 ;
罗亲普 ;
王文礼 ;
尹梅 ;
孙振华 ;
欧晓昆 ;
柳小康 .
生态学报, 2010, 30 (21) :5886-5893
[6]   退耕还林对宁南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以中庄村典型小流域为例 [J].
朱战强 ;
刘黎明 ;
张军连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146-154
[7]   常用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和筛选方法研究 [J].
何鹏 ;
张会儒 .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4) :470-474
[8]  
山地景观垂直分异研究进展[J]. 孙然好,陈利顶,张百平,傅伯杰.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9]   流域尺度山区景观格局垂直分异研究 [J].
李乐 ;
齐伟 ;
张新花 ;
曲衍波 ;
姚小立 ;
王丹 ;
闫勇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02) :207-211
[10]   区域代表性景观格局指数筛选与土地利用分区 [J].
齐伟 ;
曲衍波 ;
刘洪义 ;
李乐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1)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