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脑卒中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14
作者
孙玉娇
王俊卿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关键词
脑卒中; 电针; 机理;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针灸对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疗效业已获得肯定,其为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采用针灸疗法的43个病种之一。对于治疗机理的现代研究,也是历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者多使用大鼠或小鼠局部脑缺血模型进行电针干预,部分研究者亦研究了患者经电针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变化,在神经干细胞、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炎症因子、血液流变、细胞代谢、凋亡等多角度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SOD和IL-1β含量的影响
    陈燕
    崔苏扬
    田伟千
    解珂
    朱娟
    [J]. 江苏医药, 2011, 37 (04) : 393 - 395
  • [2] 电针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鼠大脑皮质血流的影响[J]. 刘颖,邹丽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03)
  • [3] Correlation of the Cerebral Microvascular Blood Flow with Brain Tempera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J]. 张栋,李林,马慧敏,叶翠飞,王淑友,陈丁生.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0(04)
  • [4] 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黄国付
    黄晓琳
    [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 (11) : 1899 - 1902
  • [5] 早期电针对大鼠脑梗死后FGF-2 mRNA表达的影响
    叶飞
    侯骁耘
    刘南暖
    席刚明
    [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 (10) : 55 - 58
  • [6]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L-1β的影响
    霍则军
    李志刚
    郭佳
    田兆兴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 (04) : 342 - 343
  • [7] 电针对脑梗塞大鼠海马结构内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张洁
    宿宝贵
    [J]. 解剖学研究, 2010, 32 (01) : 6 - 9
  • [8]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6h及再灌注损伤时活体海马[Ca2+]i的实验研究附视频
    王德敬
    景政
    辛铭金
    宋少军
    荆雪宁
    王美芝
    庄振利
    马玉侠
    王舒
    [J]. 四川中医, 2009, (08) : 27 - 29
  • [9] 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钱宇斐
    樊小农
    李雅洁
    张亚男
    魏媛媛
    张雪
    武慧群
    王舒
    石学敏
    [J]. 中国针灸, 2009, (03) : 213 - 216
  • [10] 针刺对急性期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申鹏飞
    石学敏
    [J]. 光明中医, 2009, 24 (02) : 303 -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