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比分析

被引:15
作者
屠妮妮
何光碧
张利红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WRF模式; 边界层方案; 陆面过程方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WRF模式选用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RF)结合三种陆面过程方案(RUC、SLAB、Noah),模拟了2011年5月1~3日的四川东部暴雨过程,对不同参数化方案结合不同陆面过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基础上发现,模式对24h降水落区及强度有较强预报能力,但对单站小时降水分布的预报能力还需改进;不同边界层方案与陆面过程的对比试验说明降水对于边界层物理过程有一定敏感性,各试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暴雨中心雨强以及降水峰值强度和峰值出现时段的预报上;WRF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边界层要素日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的高温天气数值模拟 [J].
王秋云 ;
严明良 ;
包云轩 ;
袁成松 .
气象科技, 2011, (05) :537-544
[2]   WRF耦合4个陆面过程对“6.19”暴雨过程的模拟研究 [J].
张瑛 ;
肖安 ;
马力 ;
王欢 ;
马中元 ;
周芳 .
气象, 2011, 37 (09) :1060-1069
[3]   WRF模式对山谷城市边界层模拟能力的检验及地面气象特征分析 [J].
王颖 ;
张镭 ;
胡菊 ;
张燕 .
高原气象, 2010, 29 (06) :1397-1407
[4]   陆面过程对2007年淮河流域强降水数值预报的影响分析 [J].
陈晓丽 ;
沈学顺 ;
陈活泼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6) :667-679
[6]   地表通量输送对飑线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蔡斐 ;
潘益农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1) :105-110
[7]   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对中国暴雨影响研究的进展 [J].
赵鸣 .
暴雨灾害, 2008, (02) :186-190
[8]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预报的影响 [J].
陈炯 ;
王建捷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S1) :11-17
[9]   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结构日变化的高分辨模拟对比 [J].
陈炯 ;
王建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4) :403-411
[10]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暴雨数值模拟的影响 [J].
蔡芗宁 ;
寿绍文 ;
钟青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36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