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和分布

被引:5
作者
潘汝谦
康必鉴
黄建民
徐起峰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2] 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生理小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 [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1995~1997年,从广东省各市、县田间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的584份水稻稻瘟病菌菌株,用全国鉴别品种鉴定出8群33个生理小种。3a来,ZC群一直是优势小种群,总的出现频率是45.3%,ZC13一直是最优势小种,总的出现频率是27.3%。优势小种的组成随年份而变化:1995年,优势小种是ZC13、ZG1、ZC15和ZA45,频率分别为23.7%、21.9%、15.6%和11.5%;1996年,优势小种是ZG1、ZC13和ZC15,频率分别是22.9%、20.3%和19.6%;1997年,优势小种是ZC13、ZB13、ZC15和ZG1,频率分别是39.8%、18.6%、10.6%和10.6%。生理小种的生态分布特点是:ZC13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较高;而ZB13则正相反,在山区市、县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1997年,ZB13在山区出现的频率为24.7%,而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是10.4%。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部分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和利用评价 [J].
孙国昌 ;
孙漱沅 .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06) :56-60
[2]   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菌株与品种间专化性的研究 [J].
康必鉴 ;
黎毓干 ;
任佩瑜 ;
张宝棣 ;
黄清珠 ;
邓锡源 .
华南农学院学报, 1981, (02) :33-44
[3]   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J].
All China Coorporation of Research on Physiological Races of Pyricularia oryzae .
植物病理学报, 1980, (02) :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