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垂直输运的两相流理论Ⅰ:气块模式

被引:3
作者
巢纪平 [1 ]
刘飞 [2 ,3 ]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沙尘暴; 两相流; 沉降; 气块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形成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1)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沙源;(2)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率数增加。沙尘暴已经成为中国西北、华北地区严重的气候灾害,而对沙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起沙问题与沙尘沉降的问题,在理论上对前者研究较多,而对后者的研究则比较缺乏。假设空气块中带有沙尘,沙尘颗粒很小,随空气一起运动,可不计沙尘Stockes末速度,这样由空气和沙尘组成两相流。在两相流情况下,分析了均匀环境和非均匀环境条件下沙尘沉降的条件和速率。通过分析得到在均匀背景场下有利于沙尘沉降的条件为大的初始沙尘浓度扰动与小的初始温度扰动。进一步考虑更为真实的环境场,模式给出3种特征沉降区域:(1)速降区,沉降速率较快;(2)缓降区,沙尘先上升后下降,沉降时间较长;(3)波动区,沙尘在空气中不断地上下波动,此时很难判断沙尘何时沉降,取决于地面状况。同时也分析了沙尘不断上扬的背景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形影响沙尘传输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J].
姜学恭 ;
陈受钧 .
气象学报, 2008, (01) :1-12
[2]   沙尘天气过程沙地下垫面沙尘通量的获取与分析研究 [J].
张宏升 ;
朱好 ;
彭艳 ;
康凌 ;
陈家宜 ;
SoonUng Park .
气象学报, 2007, (05) :744-752
[3]   中蒙强、弱沙尘暴年春季平均环流及沙尘活动变化分析 [J].
宋敏红 ;
钱正安 ;
蔡英 ;
柳中明 .
气象学报, 2007, (01) :94-104
[4]   尘卷风的形成、结构和卷起沙尘过程的数值研究 [J].
顾兆林 ;
赵永志 ;
郁永章 ;
冯霄 .
气象学报, 2003, (06) :751-760
[5]   CHARACTERISTICS OF AIRBORNE PARTICLES PRODUCED BY WIND EROSION OF SANDY SOIL, HIGH PLAINS OF WEST TEXAS [J].
GILLETTE, DA ;
WALKER, TR .
SOIL SCIENCE, 1977, 123 (02) :97-110
[6]  
积云动力学.[M].巢纪平;周晓平著;.科学出版社.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