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浓度预测

被引:3
作者
蒋智勇
程和琴
陈吉余
陈中原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学和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4] 杭州
[5] 上海
[6] 上海
关键词
再悬浮; 回归分析; 长江口;
D O I
10.16058/j.issn.1005-0930.2002.04.008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AcP-1)和Endeco流速仪、双频测深仪等对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的浓度、流速和盐度、水深等进行连续14h定点同步观测.对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转流阶段再悬浮频率较小,强度较大;涨(落)急阶段,再悬浮频率较大,强度较小;过渡阶段,再悬浮频率和强度随流速同相变化;底沙再悬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盐度、流速、水深和悬沙粒径.再悬浮浓度与流速、盐度、水深和悬沙粒径的线性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系数达0.91,且流速、水深和粒径与之呈正相关,盐度与之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1] 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新海湾港区泥沙淤积问题
    沈莹
    李大山
    张镜潮
    杨正己
    [J]. 海洋工程, 1997, (03) : 47 - 56
  • [12] 泥沙运动力学.[M].钱宁;万兆惠著;.科学出版社.2003,
  • [13] 海岸工程.[M].严恺主编;.海洋出版社.2002,
  • [14]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M].沈焕庭;潘定安著;.海洋出版社.2001,
  • [15] 长江河口底沙运动规律
    李九发
    沈焕庭
    徐海根
    [J]. 海洋与湖沼, 1995, (02) : 138 - 145
  • [16] 长江口沉积物粒度参数的统计规律及其沉积动力学解释
    杨世伦
    [J]. 泥沙研究, 1994, (03) : 23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