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交感型颈椎病伴单侧椎动脉狭窄患者头颈部活动后椎动脉血流变化及其与眩晕发作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 7例临床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患者 ,筛选出伴单侧椎动脉内径小于 2 mm的 2 5例患者为狭窄组 ,其余的 182例患者为非狭窄组。 3 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头颈部活动诱发眩晕 ,在诱发运动前及运动后即刻用彩色多普勒对双侧椎动脉走行、管腔结构、内径、血流速度 (PV)和阻力指数 (RI)进行测定 ,并作详细记录。比较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及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1.头颈部活动前三组间椎动脉血流速度有统计学差异 [(69.1± 2 .9) cm/ s vs(42± 8.4) cm/ s vs(50± 8.2 ) cm/ s,P<0 .0 5] ,活动后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血流速度没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但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2 .头颈部活动后 ,椎动脉血流变化的人数及血管变化条数 ,狭窄组多于非狭窄组和对照组 ,分别为 (2 5/ 2 5vs13 4 / 182 vs19/ 3 0 ,P<0 .0 5)及 (3 6/ 50vs185/ 3 64vs2 3 / 60 ,P<0 .0 5) ;3 .头颈部活动后引起眩晕的人数 ,狭窄组明显多于非狭窄组 (19/ 2 5vs83 / 182 ,P<0 .0 5)。狭窄组狭窄侧椎动脉内径与对侧椎动脉内径及非狭窄组和对照组椎动脉内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1)。狭窄组头颈部活动后椎动脉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