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头颈部运动后椎动脉血流的观察

被引:16
作者
杨玉杰
王金锐
贾建文
苗立英
王艳滨
靳元
孙宇
潘胜发
张凤山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
[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北京市
[5] 北京市
[6] 北京
关键词
椎动脉; 交感型颈椎病; 超声; 彩色血流; 眩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探索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头颈部运动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及其与眩晕发作的关系。方法 :选择 10 3例临床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的患者 (患者组 )及 30例正常人 (对照组 ) ,通过头颈部运动诱发眩晕 ,在诱发运动前及运动后即刻用彩色多普勒对双侧椎动脉走行、管腔结构、内径、血流速度 (PV)和阻力指数 (RI)进行测定。作详细记录 ,比较患者及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1)头颈部运动前后患者组的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增加者 (5 5 .6± 12 ) cm / s vs (48.6± 7.8) cm/ s,(6 5 .7± 5 .4 ) cm/ s vs (5 2 .7± 8.7) P<0 .0 5 ;降低者(6 2 .4± 2 .8) cm/ s vs (5 2 .2± 8.6 ) cm/ s,(5 1.7± 13.2 ) cm/ s vs (46 .6± 3.8) cm/ s P<0 .0 5 )血管内径及 RI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2 )头颈部运动使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加的人数患者组多于对照组 (5 7/ 10 3vs 10 / 30 ,p<0 .0 5 ) ,降低的人数患者组少于对照组 (2 0 / 10 3vs9/ 30 P<0 .0 5 )。而且椎动脉有变化的血管条数及变化幅度患者组多于对照组 ,分别为 10 6 / 2 0 6 vs2 3/ 6 0 ,P<0 .0 1及 (增加者 (10± 8.7) cm/ s vs(4.1± 3.2 9) cm/ s;降低者 (10 .7± 7.4 ) cm/s vs(5 .5 8± 5 .3) cm/ s P<0 .0 5 )。 (3)头颈部运动后 ,椎动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椎动脉型颈椎病单侧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研究 [J].
乙芳 ;
龚新环 ;
杜宁 ;
李飞跃 ;
江旭峰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 (12) :41-43
[2]   彩色多普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J].
乙芳 ;
龚新环 ;
杜宁 ;
江旭峰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8, (11) :50-53
[3]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 [J].
孙宇 ;
陈琪福 .
中华外科杂志, 1993, (08) :4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