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背景下的川江流域泥沙与河床演变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曹叔尤
刘兴年
黄尔
杨克君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川江流域; 河流泥沙; 河床演变; 河流修复;
D O I
10.15961/j.jsuese.2009.03.023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5.12"汶川大地震将进一步增加地震区流域的水土流失,改变川江流域的河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趋势。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在地表富集了大规模的松散堆积体。地震严重损坏了近20年来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加剧了水土流失,较大地改变了流域坡面侵蚀条件和河流泥沙来源。综述了若干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地震与流域产沙,川江流域的泥沙量,地震与川江水系河床演变,地震次生灾害后的河流修复。并建议加强水利工程科学、地质科学和环境生态科学的交叉融合,开展震区河流灾后修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论河流治理的方向 [J].
王兆印 ;
田世民 ;
易雨君 .
中国水利 , 2008, (13) :1-3
[2]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成都盆地物源分析与水系演化 [J].
李勇 ;
黎兵 ;
Steffen D ;
DensmoreAL ;
RichardsonNJ ;
周荣军 ;
Ellis M A ;
张毅 .
沉积学报, 2006, (03) :309-320
[3]  
Modeling on flash flood disaster induced by bed load[J] . Shuyou Cao,Xingnian Liu,Er Huang,Kejun Yang. &nbsp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 2008 (4)
[4]  
河流演变工程学[M]. 科学出版社 , (美)张海燕著, 1990
[5]  
泥沙研究进展[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王光谦, 2006
[6]  
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董哲仁等, 2007
[7]  
生态水工学探索[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董哲仁, 2007
[8]   十四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次生水灾的研究 [J].
周魁一 ;
苏克忠 ;
贾振文 ;
郭迎堂 .
自然灾害学报, 1992, (03) :83-91
[9]   长江三峡贯通的时代及意义 [J].
张叶春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2) :52-56
[10]   长江三峡河流袭夺与河流起源 [J].
赵诚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6, (04) :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