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腐败治理合规路径的构建——以《刑法》第397条的解释为中心

被引:28
作者
李本灿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2] 山东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公共机构; 刑事合规; 腐败犯罪治理; 玩忽职守罪; 滥用职权罪;
D O I
10.19430/j.cnki.3891.2019.02.002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传统的腐败治理模式强调"国家—行为人"的二元关系,是单一国家规制模式。反腐实践中的主体责任制将主体责任人引入了治理关系之中,构建了"国家—主体责任人—行为人"的三元关系,具有合作治理模式的特征。然而,纪律责任不能代替刑事责任。以主体责任制为着眼点,通过对我国《刑法》第397条的解释,合理区分纪律责任与刑事责任,客观上构建了公共机构腐败犯罪治理的刑事合规路径。刑事合规路径的引入,是对传统腐败治理模式的有益补充,一方面,将会推动公共机构内部治理,使得腐败犯罪治理更有成效;另一方面,合规机制所具有的排除违法或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机能,可以平衡刑罚严苛,使责任追究更加符合法治精神。将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合规管理技术引入公共机构的腐败犯罪治理,构建合规路径,也积极回应了"将公司治理中的风险管理技术引入腐败治理"的理念倡导。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4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边界 [J].
姚诗 .
法学研究, 2018, 40 (04) :103-120
[2]   《刑法修正案(九)》贿赂犯罪立法修正评析 [J].
魏昌东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 19 (02) :27-35
[3]   企业犯罪预防中国家规制向国家与企业共治转型之提倡 [J].
李本灿 .
政治与法律, 2016, (02) :51-65
[4]   谈《刑法修正案(九)》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J].
胡云腾 .
中国审判, 2015, (20) :16-23
[5]   行贿罪立法新动向之思考——兼议行贿罪废除论 [J].
刘春花 .
中州学刊, 2015, (10) :53-59
[6]   企业犯罪预防中合规计划制度的借鉴 [J].
李本灿 .
中国法学, 2015, (05) :177-205
[7]   党内法规的二重属性:法律与政策 [J].
屠凯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5, 31 (05) :52-58
[8]   开发区治理中的“政企统合”模式研究 [J].
陈科霖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42-54+127
[9]   废除行贿罪之思考 [J].
姜涛 .
法商研究, 2015, 32 (03) :63-71
[10]   让党委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走向常态化 [J].
丁忠毅 .
人民论坛, 2015, (11)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