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小井距开发试验研究

被引:19
作者
闫存章
李秀生
常毓文
于立君
石建姿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小井距开发; 低渗透; 块状砾岩油藏; 分层开发; 裂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5 [稠油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低孔、特低渗透、带裂缝的厚层块状砾岩油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小井距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优化研究及井网和裂缝合理配置研究。确定了最佳层系组合方式,层系含水75%为最佳上返时机。合理开发方式为注水井排与裂缝方向平行的线状注水方式,裂缝穿透率应控制在40%左右,注水井排采油井含水80%时为最佳转注时机。小井距试验方案实施后,油藏开发效果明显改善,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1.78%。图1表6参10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文东深层低渗透多油层砂岩油田细分层系开发 [J].
黄新文 ;
张兴焰 ;
朱学谦 ;
郝敬华 ;
周琦 ;
陈新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84-86
[2]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 [J].
史成恩 ;
李健 ;
雷启鸿 ;
张爱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59-61
[3]   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J].
吕成远 ;
王建 ;
孙志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86-89
[4]   特低渗透油藏井网型式数值模拟研究 [J].
杨思玉 ;
宋新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64-67+12
[5]   混合网格技术在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J].
王经荣 ;
李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6) :51-53+14
[6]   特低渗透油田裂缝发育区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技术 [J].
熊维亮 ;
潘增耀 ;
王斌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46-48+4
[7]   从最大经济效益出发,研究低渗透油田在加密调整时的合理井数 [J].
张盛宗 ;
郭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4, (01) :70-76
[8]  
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决策论.[M].李道品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9]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李道品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