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杨丽雯 [1 ,2 ]
周海燕 [2 ]
樊恒文 [2 ]
贾晓红 [2 ]
刘立超 [2 ]
李爱霞 [2 ]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关键词
沙坡头; 人工植被; 土壤恢复; 降尘; 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4 [土壤-植物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壤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沙化土地的治理与恢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区的土壤经过50 a的恢复,已得到显著的发育。结皮及亚表土层厚度随固沙年代的增加而增大,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多,土壤容重降低,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增加,流动风沙土已发育成为钙积旱成土。本文探讨了降尘、生物土壤结皮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恢复的影响,分析土壤发育与人工植被演替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16 / 11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流沙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特性演变研究 [J].
谭明亮 ;
段争虎 ;
陈小红 .
中国沙漠, 2008, (04) :685-689
[2]   灌丛对流动沙地土壤特性和草本植物的影响 [J].
赵哈林 ;
苏永中 ;
张华 ;
赵丽娅 ;
周瑞莲 .
中国沙漠, 2007, (03) :385-390
[3]   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荒漠化土壤肥力的变化 [J].
赫晓慧 ;
常庆瑞 ;
温仲明 ;
焦峰 ;
李锐 .
中国沙漠, 2006, (06) :915-919
[4]   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J].
陈进福 ;
李新荣 ;
陈应武 ;
苏延桂 .
中国沙漠, 2006, (06) :986-996
[5]   我国北方沙区退化植被的恢复机理 [J].
赵哈林 ;
苏永中 ;
周瑞莲 .
中国沙漠, 2006, (03) :323-328
[6]  
Influence of variation of soil spatial heterogeneity 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J]. LI Xinrong Shapotou Desert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Station,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5(11)
[7]   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固沙灌木林生态系统演变特征 [J].
王新平 ;
李新荣 ;
肖洪浪 ;
张景光 ;
张志山 .
生态学报, 2005, (08) :1974-1980
[8]   沙漠人工植被区土壤呼吸初探 [J].
张志山 ;
谭会娟 ;
王新平 ;
张景光 ;
周海燕 ;
李新荣 .
中国沙漠, 2005, (04) :525-528
[9]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固沙植被对生物多样性恢复的长期影响 [J].
李新荣 ;
肖洪浪 ;
刘立超 ;
张景光 ;
王新平 .
中国沙漠, 2005, (02) :31-39
[10]   沙坡头站雨养人工生物防护体系水平衡研究五十年 [J].
肖洪浪 ;
李新荣 .
中国沙漠, 2005, (02)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