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簇毛麦6DL/6VS抗白粉病易位系的选育及鉴定

被引:18
作者
李辉
陈孝
辛志勇
马有志
徐惠君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簇毛麦; 易位系; 白粉病抗性; 细胞遗传学分析; 生化标记; 原位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TH3)/4×Wan7107 的幼胚培养及花药培养后代中选育出普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易位系Pm 97033 等。利用白粉病抗性鉴定、细胞遗传学分析、生化标记、分子原位杂交等手段,鉴定出该材料为6DL/6VS臂间易位系。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1Ⅱ。它与农艺亲本Wan7107 及6D/6V 异代换系96N621-3-7-3 测交F1 的PMCsMⅠ染色体构型均为21Ⅱ,频率分别为92.5% 和79.4% 。与中国春6A、6B、6D 重双端体测交F1 的PMCsMⅠ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1Ⅱ+ 1 个异型二价体(tⅠt),21Ⅱ+ 1 个异型二价体(tⅠt)及20Ⅱ+ 1 个异型二价体(Ⅰt)+ 1 个端体(t),出现频率分别为89.4% 、85.4% 和94.3% 。生化分析结果表明,它缺失簇毛麦6VL上的谷草转氨酶GOT-V2 位点,而具有6VS上的醇溶蛋白Gli-V2 位点。分子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Pm 97033、Pm 97034和Pm 97035 均为纯合的臂间易位系。易位系及其测交F1 均对白粉病表现免疫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111 +111-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应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解析小麦-天兰冰草部分双二倍体──远中2号的染色体构成 [J].
马有志,富田因则,中田升,安室喜正,近江户伸子,福井希一 .
遗传学报, 1997, (04) :344-349
[2]   抗白粉病普通小麦-簇毛麦新种质的遗传学及生化鉴定 [J].
尚立民 ;
陈孝 ;
肖世和 ;
徐惠君 ;
施爱农 .
作物学报, 1997, (02) :159-164+257
[3]   簇毛麦对不同白粉病菌菌系的抗性反应及其在小麦遗传背景下的表达 [J].
陈孝 ;
施爱农 ;
尚立民 .
植物病理学报, 1997, (01) :18-23
[4]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向普通小麦导入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J].
陈孝 ;
徐惠君 ;
杜丽璞 ;
尚立民 ;
韩彬 ;
施爱农 ;
肖世和 .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05) :2-9
[5]   醇溶蛋白电泳在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J].
张学勇,杨欣明,董玉琛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4) :26-33+97-98
[6]   普通小麦异源易位系的产生及利用 [J].
张学勇 .
遗传, 1991, (05) :39-44
[7]  
应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黄矮病抗性的研究[J]. 辛志勇,徐惠君,陈孝,林志珊,周广和,钱幼亭,成卓敏,P.J.Larkin,P.Banks,R.Appels,B.Clarke,R.I.S.Brettell.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1)
[8]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陈佩度 ;
刘大钧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2, (04) :1-16
[9]  
Chromosomal location of seed storage protein genes in the genome of Dasypyrum villosum (L.) Candargy[J] . A. Blanco,P. Resta,R. Simeone,S. Parmar,P. R. Shewry,P. Sabelli,D. Lafiandr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1 (3)
[10]  
Chromosomal location of isozyme and seed storage protein genes in Dasypyrum villosum (L.) Candargy[J] . L. Montebove,C. Pace,C. C. Jan,G. T. Scarascia Mugnozza,C. O. Qualset.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