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向普通小麦导入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被引:27
作者
陈孝
徐惠君
杜丽璞
尚立民
韩彬
施爱农
肖世和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簇毛麦;组织培养;双二倍体;电泳;RAP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硬粒小麦(T.durum)-簇毛麦(H.vilosa)杂种幼胚和F1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硬-簇双二倍体TH1,TH1W,TH2W,TH3,TH3W。平均加倍率为78.8%,最高为94.1%。通过与普通小麦(T.aestivum)回交,幼胚和花药培养,得到了6D/6V异代换系94G22-1,94G25-1,94G32-1,94G33-1。谷草转氨酶(GOT)和酯酶(EST)同工酶可作为这些材料的生化标记。RAPD分析中,引物OPAN3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引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 / 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抗大麦黄矮病(BYDV)种质——无芒中4的同工酶电泳图谱研究 [J].
陈孝 ;
P.J.Larkin ;
R.I.S.Brettell ;
P.M.Banks ;
周广和 ;
辛志勇 ;
成卓敏 .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02) :27-33+99
[2]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乙醇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研究 [J].
陈孝 ;
黄惠宇 .
作物学报, 1991, (02) :123-127
[3]   秋水仙素与二甲基亚砜混合水溶液处理小麦×黑麦杂交一代苗进行染色体加倍的试验 [J].
纪凤高 ;
邓景扬 .
遗传, 1987, (03) :1-4+10
[4]   禾谷类作物的多倍体育种方法的研究——Ⅲ 加倍小麦—黑麦杂种第一代染色体数的秋水仙精技术 [J].
鲍文奎 ;
严育瑞 ;
王崇义 .
作物学报, 1963, (02) :16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