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一次梅雨锋上MCS云微物理过程及降水形成机制
被引:13
作者:

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晓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王春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妍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梅雨锋;
微物理过程;
数值模拟;
三层云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2004年6月23日一次梅雨锋MCS暴雨过程,在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V3.6)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于可分辨尺度的降水,采用Reisner霰显式方案,对云内微物理过程特别是对各种水成物的源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冷云过程是此次降水的主要云物理过程。云中以霰和雪为主要的降水元,尤其霰的作用最大。在强降水时段,雨水的主要源项都与霰有关,霰的生长过程中冰相粒子与过冷水的碰并以及霰的凝华过程最为重要。零度层上方存在着丰富的过冷水,最大的云水含量中心也在过冷层中。在过冷层中冰相粒子主要通过凝华过程和碰并过程增长,MCS发展强盛期冰晶与过冷水的碰并增长要大于液水的蒸凝过程的增长。最后给出了本次梅雨锋上MCS降水云系的三层云结构及微物理过程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434 / 444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2004.6”湘西北低空急流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 气象科学, 2007, 27(S1) (S1) : 156 - 16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潘益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戴泽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黎祖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许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王心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湘西自治州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 [2] 降水性层状云系结构和降水过程的观测个例与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07, (03) : 425 - 43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金德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齐彦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晓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3] 我国江淮地区平均场水汽输送与扰动场水汽输送的不同特征[J]. 气象科学, 2007, (02) : 155 - 161朱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刘芸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 [4] 一次华南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和热量的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1) : 107 - 113廖胜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南宁市气象局罗建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区气象台 南宁市气象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林开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南宁市气象局
- [5] 2003年一次梅雨大暴雨成因的动力学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6) : 827 - 83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丁治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王丛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 [6] 一次特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结构特征和机理分析[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 396 - 404张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潘晓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暴冬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王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7] 梅雨暴雨中高低空急流与西南涡的活动[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1) : 122 - 128杨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丁治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MM5中新显式云物理方案的建立和数值模拟[J]. 大气科学 , 2005, (04) : 609 - 619赵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雷恒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玉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9] 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J]. 高原气象, 2005, (01) : 84 - 90杨文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牛生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魏俊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孙玉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 [10] 南京“03.7”大暴雨中云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气象科学, 2005, (01) : 26 - 3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海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明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