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

被引:28
作者
卢青 [1 ]
胡守庚 [1 ,2 ]
叶菁 [1 ]
童陆亿 [1 ]
卢静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2]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3] 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木桶原理; 团风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方法]该研究运用"木桶原理",构建了基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进行定量测算。[结果](1)团风县整体呈"可载"状态,土地资源是团风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各子系统承载力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规律。土地资源承载力最低为67. 73万人,大气环境承载力最高为871. 68万人。局部地区(马曹庙镇、贾庙乡)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格局;(2)在承载力绝对量上,团风镇等西南部地区承载力高于其他地区,从地均承载力来看,上巴河镇最高,贾庙乡最低;从承载力指数来看,各镇(乡)承载力指数介于1. 48~2. 35,杜皮乡、贾庙乡最高,团风镇最低,尽管团风镇承载力最大但其"剩余空间"也最有限。[结论]所构建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可为当前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等战略实施提供有效借鉴,评价结果对区域远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陆水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文扬 ;
周楷 ;
蒋姝睿 ;
林思宇 ;
石磊 ;
马中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 (03) :126-132
[2]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基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视角 [J].
刘文政 ;
朱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6) :75-86
[3]   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 [J].
卢亚灵 ;
刘年磊 ;
程曦 ;
蒋洪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S1) (S1) :36-40
[4]   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闫慧敏 ;
潘韬 ;
李鹏 .
资源科学, 2017, 39 (03) :379-395
[5]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J].
李焕 ;
黄贤金 ;
金雨泽 ;
张鑫 .
经济地理, 2017, 37 (01) :181-186
[6]   黔南州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尤鑫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06) :29-36
[7]   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J].
姜大川 ;
肖伟华 ;
范晨媛 ;
宫博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5) :761-768
[8]   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 [J].
黄敬军 ;
姜素 ;
张丽 ;
魏永耀 ;
缪世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2) (S2) :204-208
[9]   干旱区绿洲城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及预测——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J].
郑健 ;
关宁 ;
杨成梅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06) :110-114
[10]   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及障碍因素诊断 [J].
孙茜 ;
张捍卫 ;
张小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07)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