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52
作者
张丽 [1 ]
张中东 [2 ]
郭正宇 [2 ]
宫帅 [2 ]
王若男 [1 ]
陶洪斌 [1 ]
王璞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山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 深松; 秸秆还田; 土壤物理性状;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5.01.019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为了增加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方法]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深松和深松结合秸秆还田耕作技术对晋中北部地区两种主要类型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深松可以打破土壤犁底层,显著降低黏土和壤土10—30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容重;调节土壤孔隙度,增加了黏土10—30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同时增加壤土10—3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20—30cm土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改善黏土和壤土20—30cm土层土壤固、液、气3相状况;深松结合连年秸秆还田进一步优化了壤土耕层环境,同时显著降低了玉米拔节期土壤地表结皮的厚度和紧实度。[结论]深松结合连年秸秆还田和深松耕作技术可以缓解土壤板结状况,增加降雨入渗。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117 +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旱地有机培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D].王晓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1
[2]   Soil structure and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practices [J].
Pagliai, M ;
Vignozzi, N ;
Pellegrini, S .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4, 79 (02) :131-143
[3]  
国内外玉米产业技术发展报告.[M].张世煌; 李少昆; 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土壤肥料学通论.[M].沈其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保护性耕作对潮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J].
舒馨 ;
朱安宁 ;
张佳宝 ;
陈文超 ;
杨文亮 ;
张文国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06) :175-181
[6]   玉米秸秆深层还田技术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J].
王喜艳 ;
张亚文 ;
冯燕 ;
周兴本 ;
刘洋 ;
周剑 ;
黄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31 (06) :103-107
[7]   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 [J].
齐华 ;
刘明 ;
张卫建 ;
张振平 ;
李雪霏 ;
宋振伟 ;
于吉琳 ;
吴亚男 .
华北农学报, 2012, 27 (04) :191-196
[8]   焚烧秸秆对土壤养分及水分的影响 [J].
董水丽 ;
王海仓 .
陕西农业科学, 2011, 57 (03) :90-92
[9]   我国南方秸秆还田的培肥增产效应 [J].
杨帆 ;
李荣 ;
崔勇 ;
包耀贤 ;
段英华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01) :10-14
[10]   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J].
朱利群 ;
张大伟 ;
卞新民 .
土壤通报, 2011, 42 (01) :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