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状况下云南松抗病性的研究( Ⅱ)

被引:2
作者
李天星
陈善娜
叶辉
机构
[1] 云南大学生物系!云南昆明,云南大学生物系!云南昆明,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关键词
云南松; 纵坑切梢小蠹; 水分状况; 多酚氧化酶(PPO); 抗病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1 [病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云南松茎韧皮部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的变化情况发现,灌水处理后,PPO 活性最低,干旱处理的最高;1 ~5 月,随干旱程度的加深,PPO 活性逐渐升高;接种蓝色伴生真菌后,PPO 活性普遍升高,干旱处理的升幅最大,灌水处理的最小,适度干旱有利于提高云南松的抗病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2 / 4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多酚氧化酶及其生理功能 [J].
谢春艳 ;
宾金华 ;
陈兆平 ;
莫熙穆 .
生物学通报, 1999, (06) :15-17
[2]   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简报) [J].
宋凤鸣 ;
郑重 ;
葛秀春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3) :175-177
[3]   感染束顶病后香蕉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简报) [J].
张海保 ;
朱西儒 ;
刘鸿先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2) :117-119
[4]   纵坑切梢小蠹大发生原因探讨 [J].
叶辉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2) :211-215
[5]   黄瓜感染霜霉病菌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 [J].
李靖 ;
利容千 ;
袁文静 .
植物病理学报, 1991, (04)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