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线粒体ATP酶与总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穆艳云
李忠仁
牛文民
沈梅红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 纹状体; 线粒体ATP酶; 总体抗氧化能力;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7.01.024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线粒体ATP酶与总体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闭塞SD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造模后2h进行针刺“百会”、“大椎”穴,捻转刺激30s后,接电针仪,持续60min。结果模型组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及T-AOC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电针组各种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AO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以上酶的活性及T-AOC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结论电针可以提高缺血再灌注区域纹状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提高纹状体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能力,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纹状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缺血性脑血管病自由基损伤病原学及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 [J].
牛文民 ;
李忠仁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01) :43-45
[2]   针刺提高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其抗氧化作用的关系(英文) [J].
欧阳颀 ;
李忠仁 ;
穆艳云 ;
马骋 ;
沈梅红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5) :3450-3452
[3]   针刺抗氧化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研究 [J].
曲鹤年 ;
李忠仁 .
中国针灸, 2002, (01) :4-6
[4]   针刺对药物诱发白内障时间生物学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J].
李忠仁 .
中国针灸, 1999, (09) :49-52
[5]   针刺对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述评 [J].
吕莉君 ;
范刚启 .
辽宁中医杂志, 1999, (04) :44-46
[6]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和脑梗塞的治疗原则 [J].
郭玉璞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 (02) :81-85
[7]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机理研究述评 [J].
邢宏义,关新民 .
中国针灸, 1996, (05) :56-58
[8]   反复性脑缺血与神经元选择性易损性 [J].
曹仁存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5, (06) :293-296
[9]  
细胞生物学[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杨恬主编, 2005
[10]  
神经生物学[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鞠躬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