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之比较分析

被引:40
作者
牛金成 [1 ]
许放 [2 ]
机构
[1] 华北科技学院教务处
[2]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本科; 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课程结构;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07.05.008
中图分类号
X9-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比较的视角对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专业设置单一,涉及面窄;培养目标雷同,难以凸显办学特色;课程离散性大,人本位课程缺失;开设院校单一,集中在工程类院校。提出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的建议:在涉及安全问题较多的领域设置安全专业,设置更多的安全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多元化,以满足不同行业、领域对安全科技人才的需求;规范安全工程本科专业,降低课程的离散度;加强安全思维与意识训练等人本位课程的开设,真正实现安全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安全,主张培养综合能力型(通用型)的安全科技人才;在综合性高校开设安全类专业、安全类课程、安全类选修课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2 +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安全科技人才学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J].
汪永高 ;
刘开南 ;
牛金成 .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3) :58-60
[2]   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的中西对比研究 [J].
傅贵 ;
余妍妍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01) :42-44+1
[3]   面向21世纪的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J].
徐精彩 ;
许满贵 .
煤炭高等教育, 2003, (04) :67-69
[4]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论证报告 [J].
刘潜 ;
杨书宏 ;
虞和泳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05) :5-8
[5]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 [J].
蒋培玉 ;
李列平 ;
沈峥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2, (02) :47-49
[6]   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J].
吴宗之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0, (01) :12-16+88
[7]   中国安全专业教育的现状及拓展方向探讨 [J].
吴穹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0, (01) :72-76
[8]   中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J].
樊耘 ;
王颖 .
比较教育研究, 2000, (01)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