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染色体分离趋向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孔令让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普通小麦; 自交; 回交; 染色体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以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430及普通小麦-鲁麦1号为亲本,对其六个杂种世代(F1,F2,F3,F4,B1F2,B1F3)的染色体数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自交或回交代数的增加,各世代植株染色体数的分离一致呈偏正态分布,其分布范围呈现依次变窄的趋势,染色体数的分离“峰值”分别为49,47,45,43,43和42,即逐渐趋近普通小麦,且其分离“峰值”逐渐突出,至B1F3代,即基本类似于普通小麦。在交配性质不同的情况下,回交比自交能更快地使后代群体向普通小麦趋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Homoeology between Agropyron elongatum chromosomes and Triticum aestivum chromosomes. DvoRAK J. Canadia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Cytology . 1980
[2]   五个八倍体小偃麦细胞学稳定性和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J].
钟冠昌 ;
穆素梅 .
作物学报, 1983, (01) :39-44+73
[3]   偃麦草与小偃麦染色体组构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Ⅱ.八倍体小偃麦与四倍体小麦杂种的减数分裂观察 [J].
张大明 ;
李集临 ;
王同昌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6, (03) :211-222+322
[4]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钟冠昌 ;
张荣琦 .
作物学报, 1987, (03) :187-192+265
[5]   偃麦草和小偃麦染色体组构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Ⅰ.天蓝偃麦草与小麦属杂交及染色体组关系的探讨 [J].
张大明 ;
李集临 .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85, (03) :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