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麦草和小偃麦染色体组构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Ⅰ.天蓝偃麦草与小麦属杂交及染色体组关系的探讨

被引:7
作者
张大明
李集临
机构
关键词
小麦; 麦类作物; 染色体组; 基因组; 天蓝偃麦草; 双二倍体; 异源四倍体; 双倍体; 小偃麦; 细胞遗传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获得普通小麦×天蓝偃麦草,圆锥(及硬粒)小麦×天蓝偃麦草,提摩菲维小麦×天蓝偃麦草共计九个组合的F1,并首次获得提菲维小麦—天蓝偃麦草双二倍体的基础上,从杂交,F1和亲本减数分裂配对,F1和亲本N带核型,导入小偃麦的天蓝偃麦草染色体组等角度,综合分析了小麦与天蓝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关系。分析证明二者无共同染色体组。本文对F1染色体配对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针对F1的不育机制,估价了小麦—天蓝偃麦草双二倍体的育种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78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倍性小麦的核型、带型及进化 [J].
吕萍 ;
张自立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4, (03) :227-234
[2]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杂种配子及后代类型形成途径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J].
刘大钧 ;
杨世湖 .
作物学报, 1983, (04) :225-232+289
[3]   一粒小麦和硬粒小麦染色体N-显带的研究 [J].
赵慕钧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3, (04) :393-396
[4]   五个八倍体小偃麦细胞学稳定性和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J].
钟冠昌 ;
穆素梅 .
作物学报, 1983, (01) :39-44+73
[5]   普通小麦染色体Giemsa N-带及其B组染色体来源 [J].
姚珍 .
遗传学报, 1982, (05) :363-366+413
[6]   天兰冰草染色体形态和带型的研究 [J].
朴真三 .
遗传学报, 1982, (05) :350-356+411
[7]   小麦花药诱导单倍体植株的减数分裂分析 [J].
郝水 ;
何孟元 ;
徐宗尧 ;
邹明谦 ;
胡含 ;
郗子英 ;
欧阳俊闻 .
中国科学, 1981, (05) :627-632+659
[8]   八倍体小偃麦的形成、减数分裂稳定性和染色体组型的分析 [J].
管启良 .
作物学报, 1980, (03) :129-137+193
[9]   普通小麦与天蓝偃麦草杂交中间型遗传的研究 [J].
李集临 ;
孙善澄 .
遗传学报, 1980, (02) :157-164+209
[10]   小偃麦类型与物种形成的探讨 [J].
孙善澄 .
作物学报, 1980, (01) :1-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