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驱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62
作者
刘鹏 [1 ]
王业飞 [1 ]
张国萍 [2 ]
王桂杰 [3 ]
郭茂雷 [1 ]
陈庆国 [1 ]
程利民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3]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茨榆坨采油厂
关键词
高温高盐; 表面活性剂驱; 乳化作用; 提高采收率; 界面张力; 驱油效果;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4.01.025
中图分类号
TE357.46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表面活性剂驱是高温高盐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其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为了分析濮城油田高温高盐油藏表面活性剂驱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通过对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评价,优选出2种表面活性剂YD-G1和SHY-1,用高矿化度的濮城油田现场注入水配制质量分数为0.3%的溶液,将其放入120℃恒温箱30 d后,油水界面张力仍能达到10-3mN/m的超低数量级,表明2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将2种表面活性剂与濮城油田脱水脱气原油配制成乳状液,在同等质量分数下YD-G1乳状液的析水率低于SHY-1,且液滴的平均粒径也更小,表明YD-G1溶液比SHY-1溶液的乳化能力强。驱油实验结果表明,YD-G1溶液比SHY-1溶液的驱油效果更佳,表明乳化作用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室内实验优化设计,确定YD-G1溶液的最佳注入量为0.5倍孔隙体积,最佳注入质量分数为0.3%。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117 +117-1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驱替体系的主要性质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J].
刘春天 ;
李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1) :66-68+115
[2]   永平油田稠油自发乳化降粘剂的筛选及驱油效果评价 [J].
康万利 ;
刘延莉 ;
孟令伟 ;
曹冬青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1) :59-61+114
[3]   非均质条件下乳状液调剖机理 [J].
赵清民 ;
吕静 ;
李先杰 ;
赵晓娇 ;
岳湘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1) :41-43+47+113
[4]   乳状液在岩心中运移的影响因素研究附视频 [J].
杨东东 ;
岳湘安 ;
张迎春 ;
杨建元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3) :28-30+109
[5]   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渗流对采收率影响 [J].
雷征东 ;
袁士义 ;
宋杰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 (S1) :76-78
[6]   OCS表面活性剂用于大港油田枣1219断块表面活性剂驱的室内研究 [J].
郭东红 ;
赵丕兰 ;
张景春 ;
潘红 ;
辛浩川 ;
崔晓东 ;
谢慧专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6, (05) :398-400+335
[7]   聚合物驱提高高温高矿化度油藏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J].
张继风 ;
叶仲斌 ;
杨建军 ;
李志军 ;
赖南君 .
特种油气藏, 2004, (06) :80-81+114
[8]   三元复合驱中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J].
李世军 ;
杨振宇 ;
宋考平 ;
康万利 .
石油学报, 2003, (05) :71-73
[9]   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研究 [J].
刘奕 ;
张子涵 ;
廖广志 ;
杨振宇 ;
康万利 ;
乐建君 ;
赵江涛 .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0, (S1) :124-127
[10]  
油田化学.[M].赵福麟; 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