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条件下乳状液调剖机理

被引:28
作者
赵清民 [1 ]
吕静 [2 ]
李先杰 [3 ]
赵晓娇 [4 ]
岳湘安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4]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关键词
非均质; 乳状液; 孔隙直径; 驱油剂流度; 波及效率; 调剖;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1.024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采用流变仪或者粘度仪研究乳状液的调剖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立非均质实验模型,以孔隙直径为基础,研究了乳状液在单管模型中运移阻力的变化以及对流度的调整能力等,分析了乳状液液滴通过不同尺度孔隙的运移特点,观察了注入乳状液段塞前后的流度变化。利用合注分采实验,分析其在多孔介质并联管中的注入选择性,研究乳状液在多孔介质运移时的波及效率,以及对后续注入驱油剂波及效率的影响,以期达到综合分析乳状液调剖能力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乳状液在与其粒径相匹配的孔隙中,运移阻力系数很大,且可以大幅度降低驱油剂的流度;在多孔介质中,乳状液进入高渗透管的流量明显大于进入低渗透管的流量,波及效率高;在乳状液液滴粒径与多孔介质孔隙直径匹配关系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对渗透率高的层位实现有效封堵,但是如果高渗透通道孔隙直径过大,封堵效果明显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47+113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研究.[D].王凤琴.西北大学.2005, 02
[2]  
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M].岳湘安; 王尤富; 王克亮;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3]   适用于高矿化度地层调剖剂实验研究 [J].
闫建文 ;
张玉荣 ;
才程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6) :70-72+115
[4]   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化学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J].
尤源 ;
岳湘安 ;
赵仁保 ;
李先杰 .
钻采工艺, 2009, (05) :30-33+125
[5]   ASP驱油体系各组分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J].
熊颖 ;
陈大钧 ;
吴文刚 ;
王君 ;
张启根 ;
王大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4) :69-71+115
[6]   ASP体系与大庆原油的乳化作用及影响因素 [J].
赵凤兰 ;
岳湘安 ;
侯吉瑞 ;
李凯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66-69+115
[7]   多重乳状液的稳定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
刘华杰 ;
柳松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03) :169-173
[8]   油水乳化液流变性研究进展 [J].
康万利 ;
刘桂范 ;
李金环 .
日用化学工业, 2004, (01) :37-39
[9]   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微观渗流特征 [J].
王凤琴 ;
曲志浩 ;
薛中天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603-607
[10]   三元复合驱中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J].
李世军 ;
杨振宇 ;
宋考平 ;
康万利 .
石油学报, 2003, (05) :71-73